成语关于尽的成语

有关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尽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曲尽其态 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绘画。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曲尽其巧 曲:委婉细致。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作谓语、状语;形容表达能力强。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
道尽涂殚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作谓语、定语;指陷于绝境。《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油干火尽 形容罄尽。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丁生]直赢得两人油干火尽,两人也怕起来。只得忍着性子住了,垂头丧气而别。”
鞠躬尽力 见“鞠躬尽瘁”。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薪尽火传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尽瘁鞠躬 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班超中选>》:“念儒臣不习武功,凭笔舌尽瘁鞠躬,身犹转蓬。”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克尽厥职 厥:他的。能够尽其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一回:“又蒙圣恩,命俺叨袭父职,敢不克尽厥职。”
感激不尽 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作谓语、宾语;指非常感激。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尽盘将军 尽:完;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
尽人皆知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家喻户晓。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尽心竭力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十分认真。《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尽瘁事国 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事:服务,效力。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为国家效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乐尽悲来 犹言乐极生悲。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一饮而尽 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作谓语、状语;指喝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
风禾尽起 《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后以“风禾尽起”为顺应天心,得到天助的出典。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书·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尽收眼底 全部看在眼里。作谓语;指全部看遍。阿来《尘埃落定》第二章:“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作谓语、状语;指为人处世。《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火尽灰冷 比喻权势消失。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日火尽灰冷,暖气何在?当冻尸裂体、弃骨沟睿中,祸不远矣。”
前功尽灭 见“前功尽弃”。作谓语、宾语;指白忙。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水尽山穷 同“水穷山尽”。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绝境。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意犹未尽 犹:还。指还没有尽兴。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但是梁生宝意犹未尽,话还没有说完。”
尽美尽善 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做事。《论语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以尽吾齿 来度过我的一生.。
火尽薪传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作谓语;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金尽裘敝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境况困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意切辞尽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唐·李翱《劝裴相比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伏惟少赐省察。”
兴尽意阑 兴:兴致,兴味;阑:残,尽。兴致和情趣都没有了。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等到兴尽意阑,便各自回去睡觉。”
一坐尽惊 谓满座皆惊服。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书不尽意 犹书不尽言。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或说话等。《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知尽能索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费尽心机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思虑谋划。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樵柯烂尽 砍柴的斧子手柄已经烂掉。比喻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作宾语、定语;比喻时间的长久。
尽节竭诚 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作谓语、状语;指为人处世。《魏书·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作谓语、定语、宾语;常与“知无不言”连用。《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扫地俱尽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作谓语、宾语;指破坏净尽。《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顶踵尽捐 犹言顶踵捐糜。
曲尽人情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宋·邵雍《观诗吟》:“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财竭力尽 竭:完,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作谓语、定语;指生活困境。汉 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词穷理尽 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作谓语、定语;指理亏。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
一座尽倾 座:在座的人。在座的人都很倾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住,一座尽倾。”
蜚鸟尽,良弓藏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灯尽油干 灯光尽灭,灯油耗干。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作定语、状语;指彻底完毕。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初然发嗽,嗽久成哑,渐渐如灯尽油干一般,寂然隐了。”
计穷虑尽 见“计穷虑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三国·魏·缪袭《定武功》诗:“计穷虑尽,求来连和,和不时,心中忧戚。”
一坐尽倾 满座倾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按,《汉书》本传颜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
仁至义尽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尽忠拂过 拂:通“弼”,纠正,辅佐。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床头金尽 旧时形容钱财用尽;陷入贫困的境地。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险入贫困境地。唐 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竭智尽力 用尽智慧和力量。联合式;作谓语;指竭尽全力。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
言之不尽 说也说不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陈母投亲>》:“欲说交颐两行,言之不尽,他们亲自到门墙。”
油干灯草尽 比喻很快就要死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弁言》:“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油干灯草尽’,资本主义进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渐渐地崩溃,在目前‘油’虽还未‘干’,‘灯草’虽还未‘尽’,但这样下去,是朝着‘油干灯草尽’的路线走去,这是很显然的趋势。”
一网打尽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或鱼。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空臆尽言 臆:胸。胸中毫无隐藏,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作谓语;用于说话。《新唐书·刘蕡传》:“今蕡所对,敢空臆尽言,汉魏以来,无与蕡比。”
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瓮尽杯干 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竭尽心力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竭尽全力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做出最大的努力。《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费尽心思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人思虑谋划。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结尾用语。《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前功尽弃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尽节死敌 尽:竭尽;节:节操。竭尽节义,捐躯杀敌。指为正义而牺牲。作谓语;指为国捐躯。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宋 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献可者,于其职业,可谓无所愧负矣。”
薪尽火灭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尽忠报国 用全部忠诚报效国家。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北史 文苑传 颜之仪》:“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油干灯尽 见“油干灯草尽”。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江郎才尽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苦尽甘来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讫情尽意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作谓语、宾语;指尽情满足。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水尽鹅飞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连动式;作补语、分句;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用尽心机 心机:心里;计谋。什么心思都用上了。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元 无名氏《隔江斗》第二折:“周公瑾用尽心机,诸葛亮未动先知。”
穷形尽相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形容丑态毕露。晋 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宋 苏轼《东坡集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腊尽春来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作宾语、分句;指春天来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烛尽光穷 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作宾语、定语;指人死亡。《北史·杜弼传》:“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兔尽狗烹 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漏尽钟鸣 见“漏尽锺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
一口吸尽西江水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用尽机关 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费尽心机。宋·范仲淹《剔银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兴尽悲来 兴:兴致,兴味。高兴到了极点,使人悲苦的事就来了。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识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
势穷力尽 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境。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
充类至尽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紧缩式;作谓语;指用类推的办法把道理引申到顶。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作分句;指忠心为国。《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一网尽扫 犹一网打尽。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源源不断。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数量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你自己的家财取之不尽,用之有余……却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业,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
竭忠尽智 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无穷无尽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没有限度。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尽思极心 尽:全部使出来;极:穷尽。指用尽全部心思作谓语、状语;指用尽全部心思。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黔驴技尽 黔:贵州。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没有计谋了。清·朱之瑜《答王师吉书》:“特恐黔驴技尽,为诸乡亲羞耳。”
漏尽锺鸣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绞尽脑汁 绞:挤;用;尽:完。形容用尽了心机;想尽了一切办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用尽了心机。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筋疲力尽 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道尽途殚 同“道尽涂穷”。作宾语、定语;指陷于绝境。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