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励的成语

有关励的成语

有关励的成语共收录14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砥节励行 砥砺操守和品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雷励风行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声势猛烈,行动迅速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行动迅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雷励风行。”
砥名励节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作谓语、宾语;指磨炼自己。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磨礲淬励 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磨砻淬励 砻:磨;淬励:淬火磨砺。形容反复磨练,研讨。作谓语、状语;指反复研讨。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励,证其是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
励志竭精 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作谓语、定语;指人上进。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励精图治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励兵秣马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作谓语;指准备战斗。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矫世励俗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发扬蹈励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作谓语、定语;指意气风发。明·唐顺之《寄赵浚谷》:“至若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
励精求治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精心励志 精心:专心,细心;励:磨练。磨炼意志,使心意纯正专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9回:“此时若能精心励志,尚可救其一二焉。”
励精更始 振作精神,从事革新。《汉书·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