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边的成语
有关边的成语
有关边的成语共收录4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敲边鼓 | 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 动宾式;作宾语;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
法海无边 | 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 ||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九回:“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你总要代我拉了来的。” |
道边苦李 |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庸才。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耳边风 | 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 |
助边输财 | 边:边防;输:捐献。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国分忧。 | 《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
法力无边 |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 作宾语、定语;比喻力量极大。 |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
不着边际 |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言论空泛,离题万。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
学海无边 | 学海:知识;边:边际。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
边尘不惊 |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相安无事。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
耳边之风 |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作宾语;比喻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玉姐听说,只当耳边之风。” |
不脩边幅 | 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 |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脩边幅。”《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不脩边幅,谓人不饰仪容。” | |
不修边幅 |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注意仪容、衣着。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
作舍道边 |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 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众谋难成。 | 《诗经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花边人物 | 指八面玲珑、快嘴利舌、幽默机智、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
无边无沿 | 见“无边无际”。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广阔。 | 徐光耀《平原烈火》:“他们就在这一个连一个的村庄里头,就在这一块无边无沿的平原上,鱼儿一样地游来游去。” |
兔子不吃窝边草 |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教训人。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
两边倒 | 形容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张。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莫应丰《将军吟》第26章:“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 |
当耳边风 |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对别人毫不在意。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渺无边际 | 渺:邈远的样子。无边无际的样子。 | 作谓语、定语;指广大。 | 郭沫若《苏联纪行·6月25日》:“向机下展望,一望青黄色的草原,渺无边际。” |
风月无边 | 极言风景之佳胜。 | 作宾语、定语;用于风景等。 |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
苦海无边 |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常与回头是岸连用。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
无边无涯 |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 作谓语、定语;形容广阔。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闲条’这会儿自然收了场。” |
一望无边 | 见“一望无际”。 | 作谓语、定语;形容地域辽阔。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
无边风月 |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 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 元 方回《送周府尹》:“几许烟云藜杖外,无边风月锦囊中。” |
不事边幅 | 指不修边幅。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等。 | 《北史 王罴传》:“罴性俭率,不事边幅。” |
无边无垠 | 见“无边无际”。 | 作谓语、定语;形容广阔。 |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作谓语、分句;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擦边球 | 擦过边缘的球。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
无边无际 |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广阔。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漫无边际 |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 动宾式;作定语、状语;由于谈话方面。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修饰边幅 |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修饰整个人的仪表。 | 《后汉书 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
输财助边 | 输:捐献;边:边防。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 | 作谓语、定语;指为国分忧。 | 《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
打边鼓 | 指从旁鼓吹、协助。 | 作谓语、宾语;指侧面行事。 | 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
摸不着边 | 不着边际,接触不到实际问题。 | 作状语、定语;指不着边际。 | 林予《雁飞塞北》第16章:“这也不是十多年前于团长讲给俺老头子听的、摸不着边的事情,这就是出现在老头子眼前的真情实景啊!” |
不落边际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言论空泛。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茫无边际 |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 动宾式;作定语、状语;由于谈话方面。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钱花光了,没钱买火车票,父亲急得在湖岸上来回转圈,望着茫无边际的湖水发愁。” |
无边苦海 |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安慰人。 | 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打破了几座愁城,跳出那无边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