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碌的成语

有关碌的成语

有关碌的成语共收录1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碌碌寡合 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作谓语、定语;指人性情孤僻。清 林则徐《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
碌碌庸庸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平庸的人。明·于谦《初度》:“碌碌庸庸四十余,因逢初度转踌躇。”
忙忙碌碌 见“忙碌碌”。作定语、状语;形容十分繁忙。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碌碌无闻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名望。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碌碌无奇 平凡,无特殊才能。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庸庸碌碌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无能的样子。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平庸的人。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碌碌庸才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作宾语、定语;指平庸的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汝碌碌庸才,非经济之具,不可滥厕冠裳也。”
波波碌碌 奔走忙碌貌。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指望一举状元及第,峥嵘发达。谁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
碌碌庸流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无能之辈。作宾语、定语;指平庸的人。明·吾邱瑞《运甓记》:“遍观都下从事,皆碌碌庸流,琐琐凡辈。”
碌碌无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风尘碌碌 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作宾语、定语;用于旅途。明·金毓峒《金鹤冲诗·按部泾原韩国主招宴暧泉二首(其一)》:“风尘碌碌惜年华,选胜陪游帝子家。”
余子碌碌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碌碌无能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