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毛的成语
有关毛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毛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
九牛一毛 |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毛里拖毡 | 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 | 作宾语、定语;用于吃力的样子。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三国·魏·蒋济《蒋子万机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羽毛未丰 | 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丰:丰满)。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毛发森竖 |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 |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兔角龟毛 |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 作宾语、定语;指虚无的东西。 | 《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
鉴毛辨色 |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同“鉴貌辨色”。 | 作谓语、宾语;指善于观察别人。 | 明 汤显祖《还魂记 道觋》:“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毛辨色,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 |
毛发悚然 | 亦作“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戴监生偷听到两个鬼的一番议论,议论中居然提到他。戴骤聆至此,毛发悚然。”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者的关系。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伐毛洗髓 | 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 联合式;作谓语;指脱胎换骨。 | 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
批毛求疵 | 犹言吹毛求疵。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
毛发不爽 | 犹毫发不爽。 | 作谓语、宾语;形容一点不差。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四至八到,方方凑合,求其毛发不爽难矣。”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 作宾语、定语;指主次不分。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雁过拔毛 | 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
千里鹅毛 |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 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 |
骐骥一毛 | 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 宋 黄伯思《记石经与今文不同》:“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毛,虬龙片甲。” |
吹毛求疵 |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毛发之功 | 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
略知皮毛 |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 明 唐顺之《公移 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
毛毛细雨 | 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雨。 | 《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
屯毛不辨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 |
众毛飞骨 |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本末倒置的愚昧人。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
毛头小子 | 指年轻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年轻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
饮血茹毛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作宾语、定语;指原始生活。 |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
属毛离里 | 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 | 作宾语、定语;指关系亲密。 | 《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
拔毛济世 |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作宾语、定语;指帮助世人。 | 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
吹毛洗垢 |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 |
毛发悚立 | 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容非常恐惧。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
轻若鸿毛 | 见“轻于鸿毛”。 | 作谓语、宾语、补语;指毫无价值。 | 《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
千里送鹅毛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 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 | 《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
马瘦毛长 |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精神不振。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
毛发倒竖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 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愤怒、惊吓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
毛发丝粟 |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 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
马毛蝟磔 | 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 宋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
腹背之毛 |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
见骥一毛 | 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了解事物的局部。 |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 |
毛骨森竦 | 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恐惧。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 |
牛毛细雨 | 指极细的小雨。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描写小雨。 |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毛头毛脑 | 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 作定语、状语;指人鲁莽。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三个战士正毛头毛脑没有办法,见他回来了,眼里又放出光彩。” |
鸿毛泰岱 | 见“鸿毛泰山”。 | 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 |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茧丝牛毛 | 形容功夫细密。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细密繁多。 |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
毛毛腾腾 | 形容不沉着,慌里慌张。 | 作定语、状语;用于方言。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1回:“见他们毛毛腾腾,北侠看着,有点诧异。” |
毛遂自荐 |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
践土食毛 | 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
毛举细事 |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 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
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作定语;指没有帮手。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轻于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没毛大虫 |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 作宾语、定语;指恶人。 | 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 |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 作宾语、定语、分句;多指年轻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 |
吹毛取瑕 | 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呵,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
马毛猬磔 |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 |
鹰击毛挚 | 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 作宾语;指人。 | 《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
死轻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毛羽未丰 |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 作谓语、定语;指条件还不成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吹毛求瘢 |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
毛举缕析 | 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
蚕丝牛毛 | 比喻多而细密。 | 作宾语、定语;用于细密的事物。 |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则虽分析经义如蚕丝牛毛,徒召辱耳。” |
不拔一毛 | 形容非常吝啬。 | 动宾式;作谓语、补语;形容过分看重钱财。 |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
众毛攒裘 | 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 作宾语、定语;指积少成多。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常言道:‘众毛攒裘。’” |
一毛不拔 |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凤毛济美 |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 主谓式;作谓语;指儿子能继承父业。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
信外轻毛 | 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 |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
鳞集毛萃 | 谓如鱼鸟成群而至。 | 作谓语;用于成群的东西。 | 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肩摩踵曳鳞集毛萃。” |
洗髓伐毛 | 清洗骨髓,削除毛发。比喻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有脱胎换骨的意思。 | 作谓语;指脱胎换骨。 |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身体》:“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
雁过拨毛 | 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 |
名纸生毛 |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
吹毛数睫 |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史·黄道周传》;“自古迄今,决无数米量薪,可成远大之猷;吹毛数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
毛骨竦然 |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 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 | 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
不毛之地 |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
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
挦毛捣鬓 | 扯头发,打耳光。形容凶悍。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他从问了出去,只到了大门外边,就要将人挦毛捣鬓,百般辱骂。” |
爱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 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珍惜自己的名声。 | 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毫无价值的东西。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
羽毛丰满 | 小鸟的羽毛已经长全。比喻已经成熟或力量相当强大了。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体肥大,羽毛丰茂。” |
肤不生毛 | 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形容十分劳苦。 | 作谓语、定语;用于劳动者。 |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 |
毛遂堕井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毛举细故 |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
毛森骨立 | 森:阴森;立:竖立。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 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是三更时分了,觉一阵风过,吹的我毛森骨立。” | |
摇鹅毛扇 |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出谋划策。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
毛骨耸然 |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 作谓语;指十分害怕。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
骨寒毛竖 | 形容十分害怕。 | 作谓语、状语;指人害怕。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谓骨寒毛竖也。” |
戴角披毛 | 戴:顶着;披:覆盖在肩上。指兽类或变为牲畜。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变为牲畜。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孙谨后日倘有异心,天诛地灭,万劫戴角披毛。” |
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 作主语、宾语;用于稀有事物。 | 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毫毛不犯 | 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 作谓语、定语;指军纪严明。 | 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又《南中志·宁州》:“广汉郑纯,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 |
管城毛颖 | 管城、毛颖均为笔的代称。 | 作宾语、定语;指毛笔。 | 《宣和画谱·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
披毛求疵 |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
蛇毛马角 | 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 作宾语、定语;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
乍毛变色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
伐毛换髓 | 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 作谓语、定语;指改变面貌。 |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
食毛践土 |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 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感戴恩德。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
毛羽鳞鬣 | 鬣:指鱼的背鳍。鸟的羽毛,鱼鳞鱼鳍。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 作宾语、定语;指明辨事理。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辩发,穷幽极微,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 |
毛举细务 |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
千里寄鹅毛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 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