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遥的成语

有关遥的成语

有关遥的成语共收录3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作谓语;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遥呼相应 见“遥相呼应”。作谓语、定语;指互相配合。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云树遥隔 谓两地相隔遥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山遥路远 形容路途遥远。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遥路远。”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作主语、宾语、分句;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遥遥华胄 谓名人的远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门。作宾语、定语;指关系遥远。唐·李延寿《南史·何昌寓传》:“何昌寓为吏部尚书,尝有客姓闵,求官……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身遥心迩 犹言身远心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王德信《西厢记·泥金报捷》:“小生身遥心迩,恨不得鹣鹣心翼,邛邛并躯。”
一箭之遥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千里迢遥 形容路途非常遥远。作谓语、定语、状语、分句;形容路途遥远。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不惮千里迢遥,寻兄长,存节孝。”
遥相呼应 遥远:远远地。应:照应。指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清史稿 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为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消遥自在 指逍遥自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明谢谠《四喜记 亲忆琼英》:“你看那人踏雪寻梅,那人寒江独钓,何等消遥自在。”
逍遥自在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逍遥自得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复句式;作主语、宾语;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逍遥法外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遥遥相对 遥遥:远远地。对:对着;向着。远远的对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两者相对。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与上房虽然隔着一个院子,却与他夫人卧室遥遥相对。”
逍遥物外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棨戟遥临 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作宾语、定语;用于客套话。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遥遥无期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山遥水远 谓道路遥远。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遥遥在望 在望:在望中;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远远地可以看到。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水远山遥 谓路程遥远。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之七:“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遥相应和 遥:远。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作谓语、定语;指互相配合。《清史稿·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伪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逍遥自娱 谓无拘无束,自得其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唐·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池台琴酒,逍遥自娱,贤士大夫,尚其轨躅。”
自在逍遥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天遥地远 形容极其高远。作宾语、定语;形容极其高远。宋·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遐思遥爱 遐:远。作远处思念与爱慕。形容爱慕的深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听人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逍遥事外 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遥遥领先 遥遥:远远;很远。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途遥日暮 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陷于绝境。语出《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