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房的成语

有关房的成语

有关房的成语共收录16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马上房子 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作宾语;指两面三刀。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穿房入户 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作谓语、定语;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户的,女眷们怕冷静时,十个九个倒要扳她来往。”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借指衙门的办事机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蜂房蚁穴 比喻各自占据一方。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 杨慎《丹铅续录 春秋 隐公元年》:“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天子之元年矣。”
房谋杜断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花烛洞房 花烛:彩色蜡烛;洞房:深邃的房,指新婚夫妇的卧室。深室里点燃有龙凤图案装饰的蜡烛。形容结婚的欢乐景象。作宾语、定语;指新婚。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风刮的蒲帘响,便是俺花烛洞房。”
杜断房谋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作宾语、定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於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文房四物 见“文房四宝”。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
洞房花烛 深室之内点燃饰以龙凤图案的蜡烛;多指新婚之夜欢乐情景。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北周 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分房减口 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作宾语、定语;用于灾荒年。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文房四艺 指琴、棋、书、画。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古书、画、琴、棋,谓之文房四艺。”
独守空房 独:独自;守:守候。独自居住在房子里。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古诗十九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文房四士 见“文房四宝”。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笔、墨、纸、砚。宋 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
蹿房越脊 旧小说多用来形容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9回:“翻身上房,蹿房越脊,过了几重院子,跳在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