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祖的成语

有关祖的成语

有关祖的成语共收录4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祖逖之誓 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晋书·祖逖传》:“元帝时藩王争权,晋室大乱,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有忝祖德 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祖舜宗尧 祖:效法,沿袭。效法、遵循尧舜之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祖舜宗尧,太平之兆。”
开山老祖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作主语、宾语;指开创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数典忘祖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显祖荣宗 见“显祖扬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9回:“后来封妻荫子,显祖荣宗,皆是君王赐的厚恩。”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礼记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祖武宗文 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梁王中《头陀寺碑文》:“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复。”
开山祖师 原为佛教用语;指最初创建寺院的和尚。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宋 刘克庄《诗话前集》:“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
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作比喻、定语;指祖先。《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显祖扬名 谓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
耀祖荣宗 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作谓语、定语;指光耀门庭。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
自我作祖 自:从,由。由我创新,不循旧法。指不因袭前人旧例,有所创新。作谓语、宾语;指自己创新。明·凌濛初《谭剧杂札》:“譬如以三家村学究口号歪诗拟《康衢》、《击壤》,谓‘自我作祖,出口成章’,岂不可笑!”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祖祖辈辈 辈辈:一代一代。世世代代。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世世代代。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我们要记住,祖祖辈辈过的牛马不如的日子。”
认祖归宗 ①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②喻指回归故土。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绳其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继承祖辈事业。《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祖生之鞭 祖生:指晋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复国土。比喻奋勉向上或先占一着作宾语;用于比喻句。《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祖龙之虐 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报也。’”
不祧之祖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创业之祖。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而不知全无自己,以病为药也。然在今日,遂为不祧之祖,何也?”
绳厥祖武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作谓语、定语;比喻继承祖辈事业。《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祖述有自 祖述: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指效法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龚颐正《芥隐笔记·作诗祖述有自》:“铿有‘花逐下山风’,杜有‘云逐度溪风’,祖述有自,青出于蓝也。”
诃佛骂祖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元 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祖宗法度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宣各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迁爵赏。”
显祖扬宗 谓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明·无名氏《魏征改诏》第一折:“博得个官高禄重,都则要敬于事上要摅忠,咱人要立身行道,显祖扬宗。”
列祖列宗 指历代祖先。作宾语、定语;指历代祖先。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九》:“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以列祖列宗的成规。”
祖宗家法 封建时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规。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不要说好是妃子,就是皇后,也严禁寻国事说一句话。这是规矩,也叫做‘祖宗家法’。”
成佛作祖 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作谓语、宾语;用于夸奖人。《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祖宗成法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开山始祖 见“开山祖师”。作主语、宾语;指开创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你好大胆!没规矩,没王法的!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
光宗耀祖 宗:宗族。祖:祖先。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呵佛骂祖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荣宗耀祖 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为祖先增添光荣。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见有甚好收场。”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释,亦得超生去了。”
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作主语、宾语;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曲波《林海雪原》:“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
乃祖乃父 乃:你的。你的祖父,你的父亲。指祖父和父亲。作主语、宾语;指祖辈。《尚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
开山之祖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作主语、宾语;指开创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祖龙一炬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作宾语、定语;指火烧。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将坊间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时文,俱付之祖龙一炬。”
不挑之祖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清 宋育人《三堂诗品》:“高适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挑之祖。”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孔子家语 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开山鼻祖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作宾语;指开创者。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