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有的成语
有关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有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皇天有眼 |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想皇天有眼,自作自受。” |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 作宾语、分句;指平日积累。 | 《淮南子·真训》:“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作谓语、定语;指暗藏目的。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酒有别肠 |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 主谓式;作宾语;指酒量大小与身材无关。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
出头有日 | 日:日子。指不久之后就可以从不幸中摆脱出来。 | 作谓语、宾语;用于期望。 |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客籍表示欢迎,以为出头有日。”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作宾语、分句;用于号召人。 | 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
有作其芒 | 干将在磨刀石上磨出的剑刃发出了光芒。 | 作谓语、宾语;指人或事物。 | 梁启超《谭嗣同传》:“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
绰然有余 | 绰然: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力或事物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南朝·梁·刘孝标注:“驰骋游说,言固不虚。唯兹壹公,绰然有余。” |
有志者事竟成 | 者:人;竟:终于;成:成功。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 复句式;作状语;含褒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赫赫有声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作宾语、定语;指名声大。 |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
有长者风 | 长者:年长有德的人。有长者风度。指为人品质高尚,待人宽厚。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荆州刘皇叔……仁慈宽厚,有长者风。” |
诸有此类 | 犹言诸如此类。 | 作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形容无耻到极点。 |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知廉耻。 |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
有本有源 | 见“有本有原”。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十三妹]及至听他说的有本有源,有凭有据,不容不信。” |
凿凿有据 |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 偏正式;作谓语;指有确实的证据。 | 清 朱之瑜《答野传问》:“陶氏《辍耕录》云:‘蒙古入中国,中国方有木棉。’是凿凿有据也。” |
有生之年 |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指馀年。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老年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鼎铛有耳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反问句。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
作作有芒 | 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声势显赫。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声名。 | 《史记·天官书》:“岁阴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
炯炯有神 |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
无独有偶 | 独:一个。偶:一对。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 清 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
有奶便是娘 | 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见利忘义的人。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处于中间位置。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兼而有之 | 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各方面。 | 偏正式;作谓语;指同时占有或具有有关的各方面。 | 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别有滋味 | 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情或事物等。 | 南唐 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
有财有势 | 既有钱财,又有势力。同“有钱有势”。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 |
有模有样 | 形容模仿得很像。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老舍《柳屯的》:“她好像也和我同过学,有模有样地问我这个那个的。” |
言之有礼 | 说的话有道理。 | ||
前所未有 | 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从来没有过的。 | 宋 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长幼有叙 |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 |
实繁有徒 | 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 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
有头有尾 | 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
有要于时 | 对当时有需要 | 作谓语;指人或事物。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 形容极其稀少。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上通天文,下察地理,这样先生,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
视有若无 | 视:看待。把有这回事看得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形容不当一回事。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8回:“宝之这戏子见怪贤闲事,视有若无。” |
有忝祖德 | 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 | 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
有口难言 |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 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 | 宋 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
别有风趣 | 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 作谓语、定语;多指文艺作品。 | 清·周亮工《读画录·张损之》:“损之此幅,别有风趣,反恐清言未必臻此。” |
大有人在 |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 兼语式;作谓语;同不乏其人。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
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有一无二 |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难得。 | 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
天有不测风云 |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有目如盲 | 盲:瞎。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人缺乏见识,或不识大体。 | 作谓语、定语;指人缺乏见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于是李林甫、杨国忠二人,一齐上前取看,只落得有目如盲,也一字看不出来,跼蹐无地。” |
有恃无恐 |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
津津有味 |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作分句、定语;指方法不对头。 | |
有屈无伸 |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
亘古未有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主谓式;作定语、补语;指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
游必有方 |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让父母安心。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恶人自有恶人磨 | 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还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 |
徒有其表 |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
得未曾有 | 从来没有过。 | 紧缩式;作谓语;指前所未有。 | 唐 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
有职无权 | 光有职位而没有实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官场。 | 李晓明《平原枪声》:“给他安了个大队副官的名义,有职无权。” |
胸有丘壑 | 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唐 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贫富悬殊。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子虚乌有 |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善有善报 |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车到山前必有路 | 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 | 作宾语、分句;用于安慰。 | 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
有滋有味 | 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 作宾语、状语;用于口语。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8卷:“有许多话头做作,哄动这些血气未定的少年,其实有枝有叶,有滋有味。” |
粗有眉目 | 粗:大略;眉目:比喻头绪。刚刚有点头绪。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办事等。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 |
有无相通 | 互通有无,互相接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
有色眼镜 | 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看问题有偏见。 |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
有缘千里来相会 |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有福同享 | 幸福来共同分离。 | 作谓语;指朋友、亲人等。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 |
忙中有失 | 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慌乱时。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归咎何人?” |
别有天地非人间 | 别:另外;天地:风格或境界。另有一番新的境界,不是人间所有的。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另有一番境界。 | 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绰有余暇 | 绰:宽,缓;暇:空闲。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力或事物等。 | 《北史·魏收传》:“我绰有余暇,山立不动。”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似有如无 | 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明·冯惟敏《涞邑初度自述》:“眼见的争名夺利眉儿先皱,耳听着受职为官胆儿便虚,俺子当似有如无。” |
有酒胆,无饭力 |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
有女怀春 | 谓少女爱慕异性。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
有文无行 |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 汉 班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
有眼不识泰山 |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进退有度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 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有话要说的话,就讲得长,没话要说的话,就简单讲几句。 | 作谓语、分句;用于说话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 |
有眼无珠 |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
有声有色 | 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说话、表演等。 |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
持之有故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 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学问、文章等。 |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有勇有谋 |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
掷地有声 |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 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与文章。 | 《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不屈服。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敝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 作分句;用于自谦。 | 汉·班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死有余责 | 犹死有余辜。 | 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
有以善处 | 指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 ||
行之有效 |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话里有刺 |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 | 作谓语、宾语;指讥讽。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郭全海听见话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还是按下心头的火。” |
有功之臣 | 指有功劳的人。 | 作主语、宾语;指有功劳。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 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警世恒言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说实话,又惹人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
有志之士 |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 作宾语;指有抱负的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有气没力 | 见“有气无力”。 | 作谓语、状语;形容体弱无力。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
有钱有势 | 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 作谓语、定语;指权势。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厮,有钱有势。” |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作宾语、分句;用于号召人。 | |
动静有常 |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 作定语、宾语;指行动合乎规范。 | 《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
游刃有余 | 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