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卫的成语

有关卫的成语

有关卫的成语共收录21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没卫饮羽 谓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作定语;指箭术高明。汉·王充《论衡·儒增》:“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
燕巢卫幕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
引虎自卫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作定语;指人的选择不当。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炊粱跨卫 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卫,驴的别名。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清·钮琇《觚剩·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作宾语、定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首尾相卫 喻互相援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或战争等。《晋书·温峤传》:“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
看杀卫玠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作谓语、定语;指为群众所仰慕的人。《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官官相卫 见“官官相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官员之间互相庇护。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七:“老秦觉着这一下不只惹了祸,又连累了邻居。他以为自古‘官官相卫’,老杨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说,马上就不得了。”
楚腰卫鬓 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作宾语、定语;借指美女。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郑卫桑间 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淫秽的亡国之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秦·李斯《上书秦始皇》:“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作宾语、定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连动式;作宾语、补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王树楠《武汉战纪》:“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保家卫国 保卫家乡和祖国。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时期。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富比陶卫 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作谓语;指很富有。西汉·刘向《战国策》:“裂地定封,富比陶卫。”
郑卫之声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作宾语;指淫乐。汉·刘向《新序·杂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
郑卫之音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作宾语;指淫乐。《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鲁卫之政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作宾语;用于书面语。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
郑卫之曲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作宾语;指淫乐。汉·荀悦《汉纪·宣帝纪》:“臣闻秦王好淫声,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
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