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宁的成语

有关宁的成语

有关宁的成语共收录59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宁戚叩牛 比喻有才的人沦落做低贱的事情。作宾语、定语;指人怀才不遇。
天无宁日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不自由,毋宁死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作谓语、分句;指人追求自由。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
心绪不宁 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作谓语、定语;指人心事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宁缺勿滥 滥:不加选择,过度,过多。宁可少些,不要不顾质量地求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选拔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礼奢宁俭 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作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息事宁人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管宁割席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除患宁乱 患:祸患,灾难;宁:安定。除掉祸患,安定叛乱。作谓语、宾语;用于治国等。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树欲静而风不宁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作宾语、分句;指身不由己。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宁,便动动也不妨。’尼姑道:‘相公休得取笑!’”
鸡犬不宁 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治理国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负:辜负;毋: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曾朴《孽海花》第34回:“你不要拉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今天只好学曹孟德!”
永无宁日 永远没有安宁的翌日,指社会不安。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宁可信其有 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作谓语、定语;用于祝福。宋·陈亮《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
天道宁论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作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睡卧不宁 睡:睡觉。卧:躺下,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形容心绪烦乱,不能安定。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
宁媚于灶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宁死不辱 宁愿被处死也不肯受辱。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待将咱所图,我宁死不辱。”
宁死不屈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国无宁岁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
宁遗勿滥 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选拔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
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心情。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不宁唯是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紧缩式;作分句;指不仅如此。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坐卧不宁 同“坐卧不安”。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宁馨儿 指这样的孩子,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招庆道匡》:“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食甘寝宁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
丁宁告戒 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寤寐不宁 寤:醒时;寐:睡时;寤寐:日夜。日夜都不得安宁。形容十分惊慌与焦虑。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是夜玄宗与杨妃同寝,毕竟因心中有事,寤寐不宁。”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作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戒奢宁俭 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宁玉碎,毋瓦全 宁:宁愿;毋:不要。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的个性。郭沫若《断断集·不灭的光辉》:“这种精神,这死不妥协宁玉碎,毋瓦全的精神,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值得我们继承的。”
丁宁周至 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宁:宁愿;筹:计划。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负:辜负;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斩鬼传》第六回:“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奇方得自曹操。”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前。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作宾语、分句;指人的修养。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不遑宁息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作谓语、定语;指无时消受。《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作定语、分句;指人的处世。《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宁缺毋滥 宁:宁可;缺:缺少;毋:通“勿”;不要;滥:过多。宁可空缺一些;也决不降低要求。也作“宁缺勿滥”。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选拔等。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
不遑宁处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作谓语、定语;指无时消受。《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负:辜负;休: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折不弯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作谓语、定语;指人有志气。《齐民要术 卷五 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深根宁极 ①谓深藏静处。②根柢牢固。作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战国·宋·庄周《庄子·缮性》:“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省事宁人 省:减少;宁:平安,安定。减少事务,使人安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王士禛《居易录谈》上卷:“‘锦缆无劳列画艘,轻桡白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看向浙江。’此事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