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咄的成语

有关咄的成语

有关咄的成语共收录1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咄嗟叱咤 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作谓语、状语;用于人发怒。宋·苏辙《三国论》:“昔者项籍有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
书空咄咄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咄咄书空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咄嗟立办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作谓语;比喻马上就可办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咄嗟之间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作宾语、分句;形容时间很短。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咄嗟便办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作谓语;比喻马上就可办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偏正式;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乐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怪事咄咄 同“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