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恣的成语

有关恣的成语

有关恣的成语共收录2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专权恣肆 专权:独揽大权;恣肆:放纵,没有约束。大权独揽,肆意胡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汪洋恣肆 汪洋:水势浩大。恣:放纵,没有拘束。肆:任意、无限制。恣肆:放纵不拘。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比喻文笔、言谈豪放,自由无拘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柳宗元《直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明·归有光《与潘子实书》:“听其言汪洋恣肆,而实无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
徜徉恣肆 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宋 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穷。
恣睢无忌 形容任意作恶;毫无顾忌。恣睢:放纵;凶暴;忌:顾忌;畏惧。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恣情纵欲 谓无所顾忌地放纵情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纵情欲。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恣意妄行 恣意:任意,随意;妄行: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汉书 杜周传》:“曲阳侯要前为三公辅政,知赵昭仪杀皇子,不辄白奏,反与赵氏比周,恣意妄行。”
汪洋自恣 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度或文章。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
桀逆放恣 桀:凶暴;逆:违背;放恣:放纵。形容凶暴任性。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凶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列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
恣心纵欲 见“恣情纵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放纵情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暴戾恣睢 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凶恶残暴,任意干坏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恣凶稔恶 犹穷凶极恶。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恣行无忌 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作谓语、定语;指随意作恶。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恣心所欲 恣:放纵。恣纵己意,心想事成。作谓语、定语、状语;同“随心所欲”。《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纵情恣欲 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
恣肆无忌 恣肆:放丛。任意妄为,无所顾忌。亦作“恣睢无忌”、“恣行无忌”。作谓语、定语;指肆意妄为。《明史·桂萼传》:“初,议礼诸臣无力诋执政者,至萼遂斥为不道,且欲不使议。其言恣肆无忌,朝士尤疾之。”
恣无忌惮 犹肆无忌惮。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一点没有顾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承辉做了帐房,一切上下人等,都是自己牙爪,是恣无忌惮的了。”
专恣跋扈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蛮不讲理。作谓语、定语;指蛮不讲理。《旧五代史·梁书·田预传》:“预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跋扈恣睢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作谓语、定语;指人很专横。参见“跋扈自恣”。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专横强暴。《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恣睢自用 恣睢:狂暴;自用:自以为是。指狂妄、凶暴、自以为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怀宠》:“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
逸游自恣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暴厉恣睢 暴:残暴;恣睢: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形容残暴凶狠,恣意横行。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凶恶残暴。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恣意妄为 任意胡作非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