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流的成语

有关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流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流光易逝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等。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
文采风流 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东流西落 见“东播西流”。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生活。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流年不利 流年:旧时算命的人逐年推算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叫“流年”;这里指某一个年头、时间。时运不好。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致如此。”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指名士的风度和气韵。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流风余韵 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联合式;作宾语;指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清 方宗诚《<古文简要>序》:“高人逸士之流风余韵,可以廉顽而立懦者。”
中流击枻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作谓语、定语;指人立志。明·何大复《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
泫然流涕 泫然:伤心流泪的样子;涕:泪水。伤心地流泪。作谓语;指十分伤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酆都御史》:“念母老子幼,泫然流涕。”
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流口常谈 人人挂在嘴上的老话。作宾语、定语;用于套话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流连忘返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流落江湖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饮犊上流 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联合式;作谓语;指德泽深厚使子孙受益。《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分风劈流 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作谓语、定语;指说话干脆而有力量。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风劈流的话,我们就算决定了。”
风流雨散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朋友亲人的分散。晋·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间。”
送眼流眉 犹言眉来眼去。谓男女以眉目传情。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济南蒋稼,其妻毛氏,不育而妒。嫂每劝谏,不听,曰:‘宁绝嗣,不令送眼流眉者忿气人也!’”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作主语、宾语;指事物的渊源和结局。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流芳后世 见“流芳百世”。作谓语、定语;指好名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流脍人口 谓(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作谓语、定语;指作品等。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文笔流畅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作谓语;用于写作。
风流云散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朋友亲人的分散。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皮破血流 形容伤势很重。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受伤。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饿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星流影集 集:聚集,会合。像流星飞驰,影子汇聚。形容行动迅速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星流景集,飙雷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星流霆击 谓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流天澈地 形容液体漫溢。
血流没足 足:脚。形容死伤很多,流血淹没了脚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三辅旧事》:“武帝发兵攻卫太子,连闻五日,白虎门前沟中,血流没足。”
流离琐尾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流宕忘反 流宕:流浪,飘泊;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作谓语;指长期在外面飘泊。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流言飞文 犹言流言蜚语。作主语、宾语;指坏话。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源广流长 源:源头;流:流程。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作谓语、定语;指历史悠久。唐·陆贽《晋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源广流长,庆深祚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户枢:门转轴;蠹:虫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复句式;作主语、宾语;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静水流深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流芳万古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作谓语、定语;指美名。《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风流事过 指细小的过错。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河出伏流 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溯流追源 犹溯流穷源。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诗刊》1978年第1期:“觉得这封信,含蕴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虑整个诗歌的历史。”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流言飞语 见“流言蜚语”。作主语、宾语;指坏话。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岁月如流 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作分句、宾语;形容时光流逝。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人生何几!”
恶居下流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流落天涯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土穰细流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电流星散 比喻迅速消散。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速度快等。清·沈起凤《谐铎·獭祭》:“鹯曰:‘君善捕鱼,我善捕雀,而雀之见我者,往往晓音骇翼,电流星散,以至十不获一。’”
屎流屁滚 同“屎屁直流”。作定语、状语;指惊吓。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又闻得禁烟要用强硬手段,更急得屎流屁滚。”
流言惑众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作宾语、定语;指制造谣言迷惑群众。《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积厚流广 根基深厚,影响广远。作谓语、定语;指影响广远。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余韵流风 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群音类选·<龙泉记·寿祝椿堂>》:“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作宾语、定语;用于热闹场面。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漱流枕石 犹言漱石枕流。作谓语、定语;指隐居生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淫猥下流 放荡淫乱,指人纵欲乱为。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
源远流长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珠流璧转 喻时光之流逝。
流血漂橹 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作宾语、定语;指血流成河。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浮称流说 称:称引。广泛称引,丰博谈论。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
饮流怀源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作谓语、宾语;指不能忘本。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作谓语、状语;形容极度悲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破烂流丢 破烂不堪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坎止流行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作宾语、定语;用于因事而变。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铄石流金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酷热。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同源异流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流离播迁 见“流离播越”。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2回:“一旦变起仓卒,遂至流离播迁,犹幸天命未改,人心未去,天子虽不免蒙尘,储君却已得践祚。”
枕岩漱流 同“枕石漱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居生活。南朝·宋·谢灵运《游名山志》:“俗议多云,欢足本在华堂,枕岩漱流者乏于大志,故保其枯槁。余谓不然。”
溯源穷流 上溯本源,穷尽支流。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清史稿·艺术·杨沂孙传》:“世臣创明北朝书派,溯源穷流,为一家之学。”
风流水性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痛哭流涕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伤心。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风流浪子 风流成性不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放荡不羁的人。指不务正业过着放荡生活的人。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个风流浪子。”
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流风遗俗 流风:遗风;俗:习俗。流传下来的风尚习俗。指人虽去世,风范犹存。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虽更衰乱,先王之典刑犹存,流风遗俗,未尽混然也。”
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作谓语、定语;指极度悲伤。《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随波逐流 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枕流漱石 旧时指隐居生活。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居生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风流雅事 雅:风雅。风雅而有情趣的事。作主语、宾语、定语;多指男女私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飞短流长 指散布流言;拨弄是非;制造错误舆论。飞:飞传;流:散布。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
汗流满面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劳累。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似水流年 流年:光阴。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比喻光阴过得很快。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纳谏如流 虚心听取谏议。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无耻下流 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作谓语、定语;指人没修养。
血流如注 形容血流得急而多。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
火耕流种 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作谓语、定语;指原始的耕种方法。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流芳千古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作谓语、定语;指美名。《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作宾语、定语;指毫无情意。唐 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名流巨子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知名人物。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凭着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不是变成百万富翁,就是当上名流巨子。”
头破流血 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多指失败。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众流归海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放饭流歠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联合式;作谓语;指没有礼貌。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风流冤孽 男女风情事而造成的冤仇罪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青史流芳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等。元 沈僖《一枝花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文雅洒脱。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
三教九流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流离颠疐 见“流离颠沛”。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又从而排陷之,卒使流离颠疐,无所为而死。”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轻浮。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
流血浮尸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跌宕风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
甘居下流 甘:情愿,乐意;居:处于;下流:下游,比喻落后。甘心落到别人后面。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二部分:“听说快要升哨官了,儿子又在进学堂,如何能不要面子,甘居下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