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渭的成语
有关渭的成语
有关渭的成语共收录17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渭阳之情 | 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 作宾语;指甥舅情谊。 | 《诗经 秦风 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汉书 马援传》:“其令许侯思愆田庐,有司勿复请,以慰朕渭阳之情。” |
泾渭自明 | 见“泾渭分明”。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界限清楚。 | 明·沈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渭自明。” |
丘壑泾渭 | 丘壑:山丘与坑谷;泾渭:泾水和渭水,比喻是非。比喻对事物的高低是非分得清。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 |
泾渭自分 | 见“泾渭分明”。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界限清楚。 |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泾清渭浊 | 泾水清,渭水浊。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作宾语、定语;指界限分明。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泾浊渭清 | 泾水浊,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作宾语、定语;指界限分明。 |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渭阳之思 | 渭:渭河;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指甥舅的思念与怀旧之情。 | 作宾语;指甥舅情谊。 |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
穷唱渭城 | 指穷的时候才唱《渭城曲》。 | 作宾语、定语;指穷的时候才唱的歌曲。 | |
泾渭分明 |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
泾渭同流 | 泾渭:泾水、渭水。比喻是非、好坏不分。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好坏是非不分。 |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夫岂知世终异数,泾渭同流。” |
浊泾清渭 | 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渭川千亩 | 用以言竹之繁茂。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史记 货殖列传》:“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
渭浊泾清 | 泾水清,渭水浊。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沈砺《咏史》;“渭浊泾清本异流,当涂符谶趁时收。” |
江云渭树 | 比喻深厚的离情别意。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筑岩钓渭 | 筑岩:商朝大臣傅说在傅岩从事版筑;钓渭:吕尚在渭水边垂钓。指贤士隐居待时。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第18卷:“史臣至比之为筑岩钓渭,亦过矣哉!” |
清渭浊泾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 |
泾渭不分 | 泾:渭水的支流;水清。渭:渭河;源出甘肃;流至陕西潼关入黄河;水浊。泾水渭水哪个清哪个浊都分不清。喻指是非、善恶、分辨不清。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好坏、是非不分。 | 唐 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熏莸无辨,泾渭不分,二纪于兹,莫之能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