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东的成语

有关东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东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作谓语、定语;用于祝福,可分开使用。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作宾语;比喻历史向前发展。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流西落 见“东播西流”。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生活。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秋收东藏 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荀子 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东一下西一下 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作补语、谓语、状语;指人漂忽无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东徙西迁 同“东迁西徙”。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稳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东西南北客 指居处无定之人。作主语、宾语;用于游民。参见“东西南北人”。
东壁余光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东补西凑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凑集。朱自清《哀互生》:“他东补西凑地为立达筹款子,还得跑北京,跑南京。”
东走西顾 比喻顾虑多。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东山之志 指隐居的念头。作宾语;指人的志向。《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朝衣东市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东躲西逃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作谓语、状语;指惊慌。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东挪西借 指到处挪借款项。作谓语、宾语、状语;指筹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东扭西捏 扭捏作态,不爽快。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为人。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东方不亮西方亮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作宾语、定语;用于选择。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作宾语、分句;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应应。”
东观之殃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作宾语;指杀身之祸。汉·桓宽《盐铁论·讼贤》:“未睹功业所至,而见东观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寿终。”
东风马耳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东猜西疑 谓胡乱猜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猜疑。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旭日东升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东偷西摸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惯盗。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东掩西遮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作谓语、状语;指左右遮掩。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紫气东来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汉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东扯葫芦西扯瓢 说话东扯西拉。作谓语、宾语;指说话没有中心。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东扯西拉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话或文章。《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东挪西辏 挪:挪借;辏:通“凑”,聚合。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筹资。明·沈受先《三元记·归妹》:“我命运乖,粮运折,家私都准折,东挪西辏犹还缺,一女多娇,将他来抛撇。”
东家效颦 见“东施效颦”。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刻意模仿。参见“东施效颦”。
东门逐兔 见“东门黄犬”。作宾语、定语;指人后悔。《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东飘西荡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作谓语、定语;指不稳定。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东市朝衣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作宾语、定语;用于朝臣被杀。《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东藏西躲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作谓语、状语;指逃避。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主人。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完西缺 谓短缺,不完备。
东投西窜 同“东奔西走”。
东床佳婿 同“东床娇婿”。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女婿。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东闪西挪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自古东丁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东奔西跑 指到处奔波。作谓语、状语;指到处奔波。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东洋大海 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作主语、宾语;指大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东征西怨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复句式;作分句;指等待时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什伍东西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唐·韩愈《三星行》诗:“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东拉西扯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东飘西徙 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作谓语、定语;指不稳定。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江东父老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联合式;作宾语;用于有愧时。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指东骂西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东观续史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道西说东 谓乱加谈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敦煌变文集·茶酒论》:“阿你两个,何用匆匆?阿谁许你,各拟论功!言词相毁,道西说东。”
说东道西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东荡西除 指四处征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征战。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作主语、宾语;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朝西暮东 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东西易面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东风过耳 见“东风射马耳”。作宾语、定语;指漠不关心。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东支西吾 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日东月西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联合式;作定语;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东穿西撞 同“东奔西撞”。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乱撞。《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东挦西撦 谓到处张罗。
东南之美 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东滚西爬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作谓语、状语;用于溃败。《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东家丘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东迁西徙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稳定。《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东来西去 谓行人来来往往。作状语;用于人多的场合。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东张西张 同“东张西望”。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东逃西窜 四处逃亡与逃避。作谓语、状语;指逃窜。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东奔西窜 同“东逃西窜”。作谓语、状语;指到处乱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不识东家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货。“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南北东西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方向。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东床坦腹 露出肚皮睡在东床;喻指做女婿。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吾道东矣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作谓语、分句;指学术推广。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扶东倒西 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作谓语、定语;指人没主见。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东走西撞 同“东奔西撞”。作谓语、状语;指乱撞。《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东扬西荡 谓飘泊无定。作谓语、定语;指不稳定。《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东风射马耳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作宾语、定语;指漠不关心。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东床择对 谓择婿。作宾语、定语;指女婿。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东横西倒 形容杂乱。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整齐。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东海逝波 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东搜西罗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作谓语、定语;指到处搜集。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各奔东西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作谓语、宾语;指分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东游西逛 同“东游西荡”。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务正业。《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东荡西游 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作谓语、定语;指不务正业。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朝东暮西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作宾语、分句;指两地的民风。《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失之东隅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移东就西 彼此挪动转移。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唐 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你东我西 指分手离去。作谓语、分句;指分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想当面一番错过,便如此你东我西,料想那还有再会的日子!”
东驰西击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作谓语、宾语;指不一致。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东瞧西望 指到处乱看。作谓语、状语;指乱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东磕西撞 犹言东奔西撞。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福如东海 福气象东海之水浩瀚无边;旧时祝颂用语。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与寿比南山连用。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辽东豕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少见多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东挨西撞 同“东奔西撞”。作谓语、状语;指碰运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东捱西问 谓四处探问、打听。作谓语、宾语;用于打听消息。《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河东狮子吼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作宾语、定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东风化雨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东猜西揣 谓多方猜测。作谓语、宾语;指猜测。清·袁枚《与杨兰坡明府书》:“然李义山《锦瑟》一篇,宁使后人东猜西揣,聚讼纷纷,而当时绝不多下一注,亦可想见古人之落落大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