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涸的成语
有关涸的成语
有关涸的成语共收录18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涸鱼得水 |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 作宾语、定语;用于危难得到解决时。 | 《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被执也,或谗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帝曰:‘不然。若人心如铁石,殆不背我。’” |
涸辙之鱼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
涸辙枯鱼 | 见“涸辙鱼”。 | 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枯鱼涸辙 |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 作宾语、定语;比喻陷入困境。 |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
涸鲋得水 |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 作宾语、定语;用于危难得到解决时。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
涸辙之鲋 |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作谓语、宾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铩羽涸鳞 | 见“铩羽暴鳞”。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杨慎《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铩羽涸鳞去安所,缳飞川咏几时同。” |
涸泽之蛇 | 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 | 作宾语;用于人情世故。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 |
涸辙穷鳞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鳞:指鱼。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龙泉记·姑嫂相逢>》:“远道失夫,遐荒滞身,真如涸辙穷鳞。” |
海涸石烂 | 犹海枯石烂。 | 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盟誓等。 | 清·秋瑾《精卫石》第二回:“海涸石烂情无改,正欲归坐续言词。” |
涸思干虑 | 犹言绞尽脑汁。 | 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问题。 | 明·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干虑。” |
濡沫涸辙 | 濡:沾湿;沫:唾沫;涸:干枯。车辙里的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作定语;指互相帮助。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涸泽而渔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涸辙穷鱼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明·张凤翼《红拂记·天开良佐》:“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 |
再衰三涸 | 见“再衰三竭”。 | 作定语;指每况愈下。 | 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条约)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 |
涸辙之枯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 |
河涸海干 | 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三峡五义》第五五回:“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说菜是剩下的,酒是浑的,坛子也摔了,盘子碗也砸了,还骂了个河涸海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