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雨的成语
有关雨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雨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餐风宿雨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旅途生活。 | 清 许思湄《谢清苑县李贺母寿并请追失银》:“别后餐风宿雨,儿歌行路之难。而芳草斜阳,又来孤馆,自叹春光九十,不属劳人也。” |
枪林弹雨 |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炮火密集,战斗激烈。 |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密云不雨 |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 主谓式;作谓语;比喻事情正在酝酿中。 | 《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
雨淋日炙 | 炙:烤。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作宾语、定语;指野外。 |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
覆雨翻云 |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也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惯于耍手段。 |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
云娇雨怯 | 娇:柔媚可爱;怯:胆小。形容女子娇羞之态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洪昇《长生殿·春睡》:“未免云娇雨怯,今日晌午时分,才得起来。” |
风栉雨沐 |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 作谓语、定语;形容奔波劳苦。 | 《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
雨鬣霜蹄 | 形容骏马奔驰时马鬃耸起,状如飘雨,四蹄飞翻,色白如霜。 | 作宾语、定语;指骏马。 | 元·吴澄《八骏图》诗:“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
风雨不改 |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
雨散云飞 | 比喻离散。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唐·白居易《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之二:“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唐·司空图《游仙诗》之二:“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
满城风雨 | 满城:指全城各处。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景色。后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由于坏事。 |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四卷:“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寄举。” |
兴云致雨 | 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道成者能兴云致雨,坐在立亡。” |
干打雷不下雨 |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光说不做。 | 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
骤雨暴风 | 亦作“骤雨狂风”。亦作“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归途记》:“初六日壬辰,阴晴不定……入夜骤雨暴风一阵。”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领。 |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
阑风长雨 |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泛指风雨不已。 | 作宾语;指风雨不已。 | 唐 杜甫《秋雨叹》:“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
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 作谓语、定语;形容雨下得很大。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
云朝雨暮 | 指男女欢会之时。 | 宋·贺铸《断湘弦·淑质柔情》词:“不间云朝雨暮,向西楼、南馆留连。”宋·叶阊《摸鱼儿·倚薰风》词:“红裙溅水鸳鸯湿,几度云朝雨暮。” | |
翻手为云覆手雨 |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 | 宋·王安石《老人行》:“翻手为云覆手雨,当面论心背后笑。” |
风号雨泣 |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渲染悲壮的气氛。 | 作谓语、定语;指凄凉的气氛。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
风流雨散 | 散:分散。风吹过,雨飘散,踪迹全消。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 | 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朋友亲人的分散。 | 晋·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间。” |
甘露法雨 | 甘露:甜美的露水。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淑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
阴雨晦冥 | 晦冥:昏暗。阴雨连绵,天昏地暗。比喻灾祸不断。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宣和遗事》楔子:“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
景公求雨 |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 作宾语、定语;指不能脱离群众。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
风雨飘飖 | 见“风雨飘摇”。 |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政权等。 |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壬寅仲冬,便道过访,虽座上客满,不异曩时,而风雨飘飖,渐觉朱颜非昔矣。” |
云布雨润 | 比喻教化远播。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书·夷蛮传·诃罗驼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 |
细雨和风 | 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 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实效。 | |
烟蓑雨笠 | 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聊天。 | 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
云雨高唐 | 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 作宾语、定语;指男女之间。 | 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云雨高唐无心梦,良缘自挫甘磨弄。” |
绸缪未雨 | 绸缪:紧密缠缚。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翻云覆雨 | 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唐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
撩云拨雨 | 指人调弄风情。 | 作谓语、宾语;指人调弄风情。 | 明 徐复祚《投梭记 折齿》:“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我自有偷香手段,窃玉机关。” |
毛毛细雨 | 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雨。 | 《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
今雨新知 | 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 ||
祥风时雨 |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夫人道得于下,则阴阳和于上,然后祥风时雨,覆被远方,则夷狄慕德重泽而至矣。” |
雨顺风调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作宾语、定语;指天气及局势等。 | 《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拨雨撩云 |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男女间的挑逗。 | 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
风雨不透 |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 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
蛮烟瘴雨 | 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 宋 黄公度《眼儿媚 梅词和傅参议韵》词:“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
雨帘云栋 | 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后因以“雨帘云栋”形容高敞华美的楼阁。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 |
不蔽风雨 | 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 作谓语、定语;指房屋等破烂。 | 清·陈瑚《顽潭诗话·无闷谣》:“我有蔽庐,不蔽风雨。” |
友风子雨 | 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盖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 作主语、宾语;指云。 | 《荀子 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
沐雨栉风 |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饱经风霜,劳苦奔波。 | 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
暮云朝雨 | 指男女之间的情爱与约会。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柳永《洞仙歌》:“愿人间天下,暮云朝雨长相见。” |
泣下如雨 | 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度悲痛。 | 西汉 刘向《说苑 复恩》:“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 |
雨蓑烟笠 |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
祈晴祷雨 | 祈:向神求祷;祷:向神祈求。祈求日出或下雨。 | 作谓语、宾语;用于祈求上天。 |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一折:“正直无私有至灵,于家为国保黎民,祈晴祷雨皆显应,掌管经书文拳中。” |
袂云汗雨 | 形容行人之多。 | 联合式;作定语;形容行人之多。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
风雨如盘 | 盘: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 宋 孙光宪《兆北琐言 逸文 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盘,别我不知何处去?'” | |
雨恨云愁 |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风车雨马 | 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
断雨残云 | 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
迅风暴雨 | 暴:突然而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洪迈《夷坚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边,罩覆楼上,迅风暴雨随之。” |
雨沐风餐 |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在外奔走劳苦。 | 宋 刘宰《石翁姥》:“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
泪如雨下 | 眼泪像下雨似地淌了下来。形容非常悲痛。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
飘风暴雨 |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大雨。 | 管仲《管子 小匡》:“时雨甘露不将,飘风暴雨数臻。” |
上雨旁风 | 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 作定语;指房屋破旧。 | 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 |
惨雨酸风 |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 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或处境等。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英夷就抚》:“军门传箭夜缒城,郦生寸舌能销兵。抽红换白须臾事,惨雨酸风顷刻平。” |
风雨飘零 |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等。 |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列的忿怒。” |
阑风伏雨 | 见“阑风长雨”。 | 作宾语;指风雨不已。 | 清·纳兰性德《菩萨慢》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殢云尤雨 | 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 作定语;指男女情爱。 | 北宋·柳永《浪淘沙慢》词:“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
祁寒暑雨 |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掊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
及时雨 | 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
杏花春雨 |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 作宾语、定语;用于风景描写。 | 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
云行雨洽 | 比喻广施恩泽。 | 作宾语、定语;指广施恩泽。 | 《乐府诗集 舞曲歌辞一 北齐文武舞歌》:“云行雨洽,天临地持。”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 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 | 清 蒋士铨《空谷香 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 |
矢如雨下 | 矢:箭。箭像雨一样射下。 |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汉·班固《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
雨僽风僝 | 见“雨僝风僽”。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柯丹邱《荆钗记·庆诞》:“椿老萱衰,只恐雨僽风僝。” |
疾风暴雨 |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 《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天气、处境等。 |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
吞风饮雨 | 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 | 明·袁宏道《乞改稿》:“急莫急于国课,去年职开征之始,昼夜焦蒿,吞风饮雨,仅得免于参罚。” |
急风暴雨 |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声势浩大。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
翻手作云覆手雨 |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人变化无常。 |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
云翻雨覆 |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后以“云翻雨覆”比喻人情世态反复无常。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
伴风搭雨 | 伴随着风雨做事,形容为人辛苦。 | ||
牛毛细雨 | 指极细的小雨。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描写小雨。 |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五卷:“牛毛细雨送斜阳。” |
风雨凄凄 |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 作谓语、定语;指清冷凄凉。 |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痴云騃雨 | 痴:入迷;騃:通“呆”,迟钝。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元·萨都刺《洞房曲》:“痴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间有离别。” |
痴云腻雨 | 痴:入迷。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清·洪昇《长生殿·重圆》:“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 |
斜风细雨 | 形容小的风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微风细雨的天气。 | 唐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巫山云雨 |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 作宾语、定语;指男女欢合。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风雨剥蚀 | 剥蚀:物体受侵蚀而损坏。物体受风雨的侵蚀而损坏。 | 作宾语、定语;用于物件等。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 |
欧风墨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作宾语、定语;指欧美的侵略。 |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
风雨晦冥 | 见“风雨晦暝”。 | 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等。 | 《元史·世祖纪一》:“乙巳迟明,至江岸,风雨晦冥,诸将皆以为未可渡,帝不从。” |
沛雨甘霖 | 充足而甘美的雨水。比喻恩泽深厚。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风调雨顺。 | 明 无名氏《四贤记》第二十八出:“情浓意长,情浓意长,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
雨歇云收 | 比喻男女离散。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 |
凄风寒雨 | 见“凄风苦雨”。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境遇悲惨。 | 清·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方其凄风寒雨,杏褪桃残,山路萧条,愁云千里,苔荒藓败,情扬魂销,不可谓无忧也。” |
云期雨信 | 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欧阳修《品令》词:“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作宾语;用于人的经历。 | 元 张可久《普天乐 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
凄风冷雨 | 见“凄风苦雨”。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境遇悲惨。 |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
雨后春笋 |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 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
瓢泼大雨 | 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 |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大雨。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
雨过天青 |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