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弹的成语
有关弹的成语
有关弹的成语共收录69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枪林弹雨 |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炮火密集,战斗激烈。 |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弄竹弹丝 | 吹奏管弦乐器。 | ||
见弹求鹗 | 见“见弹求鸮”。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是以见弹求鹗,或欲速而不达;投珠抵鹊,或见小而妨大。” |
弹丝品竹 |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会音乐。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
弹冠振衿 | 见“弹冠振衣。”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笔枪纸弹 |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人的工具。 | 邹韬奋《抗战以来·“笔杆暴动”》:“现代很流行的用语,指笔和书报为‘笔枪纸弹’。” |
弹铗无鱼 |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 作宾语、定语;指引起人注意。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
见弹求鸮炙 | 鸮:鸟名,猫头鹰。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
濯缨弹冠 |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
古调单弹 |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弹指之间 | 比喻时间极短暂。 | 作宾语;比喻时间极短暂。 | 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
吹弹得破 |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 作谓语、状语;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 |
丈夫双泪不轻弹 | 丈夫:成年的男子;弹:用手弹洒。大丈夫不轻易流泪。 | 作宾语、分句;指男人很坚强。 | 元·李洞《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 |
放烟幕弹 | 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 作谓语、宾语;指制造假象。 | |
弹无虚发 | 虚:空。子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形容射得很准。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百发百中。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
冯生弹铗 | 见“冯驩弹铗”。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参见“冯驩弹铗”。 |
硝烟弹雨 | 硝烟:爆炸后产生的烟雾,指战争;弹:子弹。硝烟浓密,子弹如雨。形容战场炮火非常激烈。 | 作宾语、定语;形容战争。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那些日军刚离了硝烟弹雨之中,倏进了酒绿灯红之境。” |
新沐弹冠 | 沐:洗头发;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沐浴的人一定会把衣帽收拾干净。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秽之地。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脱手弹丸 |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
弹筋估两 | 指过分仔细地斟酌掂量轻重。 | 作定语、状语;用于估算。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复认看,言真道假,弹筋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 |
贡禹弹冠 | 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 作宾语、定语;指志趣相投。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
旧调重弹 |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
弹剑作歌 | 比喻怀才不遇。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唐·李白《行路难·其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
牛听弹琴 | 比喻听不懂。 | 作宾语、定语;指听不懂。 | 瞿秋白《乱弹》:“现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无线电的播音里去听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听弹琴,一窍不通了。” |
弹斤估两 | 形容掂量轻重。 | 作定语、状语;用于估算。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
吹弹歌舞 | 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 作主语、宾语;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居士,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饮酒欢娱,敢管待那士大夫哩。” |
弹冠相庆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乱弹琴 | 比喻胡扯或胡闹。 | 作谓语、宾语;指胡闹。 | 曲波《林海雪原》:“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
品竹弹丝 |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 作宾语、定语;指吹弹乐器。 |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
真枪实弹 | 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弹药。多比喻实战。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柯灵《〈阿英散文选〉序》:“尽管有真枪实弹与纸上硝烟的不同,却同样要以活鲜鲜的生命相搏击的。” |
龂齿弹舌 | 龇牙咧嘴地咒骂。 | ||
隋珠弹雀 | 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得不偿失。 |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以珠弹雀 |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
跌弹斑鸠 | 指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 ||
击石弹丝 | 谓奏乐。 | 作谓语、宾语;用于音乐等。 | 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加笾折俎,初偿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 |
荷枪实弹 | 荷:扛;实:充实。指扛着枪;子弹推上枪膛。形容全副武装。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高度警戒。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冲要的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枪实弹的武装岗位。” |
蕞尔弹丸 | 蕞尔:小的样子;弹丸:比喻地方很小。形容极小。 | 作宾语、定语;指小东西。 | 清·王韬《琉事不足辨》:“虽蕞尔弹丸,弱小不能自强,而既托日本之宇下,又入贡中朝。” |
弹丸脱手 | 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饮》:“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
珠泪偷弹 | 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 作谓语、宾语;指暗中哭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硝云弹雨 | 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 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梁启超《论自治》:“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 |
弹丸黑子 | 亦作“弹丸黑志”。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作宾语、定语;指小东西。 |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古调不弹 |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作宾语;指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见弹求鸮 |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
弹冠振衣 |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弹空说嘴 |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 作谓语、宾语;指说大话。 |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
弹尽粮绝 |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陷入困境。 |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
千载一弹 |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 作宾语、定语;用于知音。 |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 |
弹丸之地 |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盘非常狭小。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吹竹弹丝 |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作宾语、定语;用于音乐。 |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弹冠结绶 |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 《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
龈齿弹舌 | 龇牙咧嘴地咒骂。 | 作谓语;指破口大骂。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妇女 燕姬》:“所饷不满所望,必龈齿弹舌,狞凶万状。”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偏正式;作定语;比喻时间极短暂。 | 《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弹丸黑志 | 见“弹丸黑子”。 | 作宾语、定语;指小东西。 |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丈夫有泪不轻弹 | 丈夫:男子汉;弹:用手挥洒。大丈夫不轻易流泪。 | 作宾语、分句;指男人很坚强。 |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
随珠弹雀 | 比喻处理事情轻重失当,得不偿失。 |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冯驩弹铗 | 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薛邑闻歌,揖冯驩于弹铗;夷门命驾,顾侯嬴于抱关。” |
弹尽援绝 |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宾语、定语;指陷入绝境。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王贡弹冠 |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
老调重弹 | 调:调子;曲调。陈旧的曲调重新弹奏。比喻已经说过的话再说过;也指说话或文章没有新意。 |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 |
男儿有泪不轻弹 | 弹:用手弹洒。指男子汉不轻易落泪。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 |
烟幕弹 | 能发出带色浓烟的装置。比喻迷惑人的手段。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本外交家的漂亮词句,都不过是掩盖其战争准备的烟幕弹。” |
明珠弹雀 |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汉 扬雄《太玄 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
相庆弹冠 | 庆:贺喜;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 作谓语、状语;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弹雨枪林 |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 作宾语、定语;形容战斗激烈。 |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
持枪实弹 | 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人等。 | 邹韬奋《抗战以后·笔杆暴动》:“我们的门口……以及后门,都有好几位持枪实弹的武装同志防守着。” |
糖衣炮弹 |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反动派用腐蚀、拉拢、诱惑等手段向无产阶级进攻或进行颠覆活动。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被人家拉过去。”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不安定的因素。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