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虚的成语

有关虚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虚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空言虚语 虚:虚假。指不实在的话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实在的话语。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朝盈夕虚 盈:满;虚:空虚。早上充盈,晚上空虚。形容对人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汉·应劭《风俗通·穷通》:“愿君勿怨,请于市论,朝而盈焉,夕而虚焉,求在故往,亡故去。”
矢不虚发 矢:箭。形容射箭本领极高。作谓语、宾语;形容办事有充分的把握。《魏书·王传》:“车驾还,诏健殿后,蠕蠕万骑追之,健与数十骑击之,矢不虚发,所中皆应弦而毙。”
虚无飘渺 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虚情假意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避实击虚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虚构无端 假造没有根据的事。
清虚洞府 指月宫。作宾语、定语;指月宫。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除却了清虚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
虚论高议 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谈话等。《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虚骄恃气 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作谓语、定语;指意气用事。《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虚掷光阴 虚掷:白白地扔掉。把时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虚度岁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您有这般智力,当此乱离之世,不从事弓刀间立着功名,取那富贵,怎不枉了一生?虚掷光阴,真是可惜!”
虚受益,满招损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乡壁虚造 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乘虚以入 乘:趁着;虚:空隙,弱点。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军事或处事。明·刘基《春秋明经》:“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
子虚乌有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恫疑虚猲 见“恫疑虚喝”。作谓语、定语;指虚张声势。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理亏心虚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作谓语、宾语;指人心虚。
虚无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虚晃一枪 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用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栾廷玉抵当不住,虚晃一枪,败阵而走。”
溢言虚美 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方苞《书周颂清庙诗后》:“古人事君亲要于诚信,不敢溢言虚美,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实也。”
装虚作假 耍弄虚假的一套来欺骗人。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一转身,站在梁建对面说:‘我有必要对你装虚作假?’”
令不虚行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虚而虚之 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策略等。《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口语或否定句。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契讷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卖弄玄虚 玄虚:玄妙虚无的道理。指故意耍花招,使人理解不透。作谓语、宾语;指故意耍花招。巴金《复仇集·亚丽安娜》:“吴素来爱卖弄玄虚,说话每说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
批吭捣虚 见“批亢捣虚”。作谓语、定语;指抓住要害而打击其空虚。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殆无虚日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忙碌。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乘虚可惊 乘:趁;虚:空虚;惊:惊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恐吓他。作谓语;用于战争或处事等。《投笔肤谈·达权》:“乘分可图,乘虚可惊,乘敌可取。”
虚废词说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废词说。”
不虚此行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作谓语、定语;指人虚心。《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虚无恬淡 虚无:空虚;恬淡:清静而无所作为。清虚淡泊,无所作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虚美隐恶 虚:空;隐:隐蔽。用凭空的赞美来掩盖其过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斩获数万,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素耳,曹继权、刘伯英皆出其下。虚美隐恶如此。”
名不虚立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作谓语、定语;指名实相符。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虚室上白 室:比喻心;上:尚;白:明亮。指人能够清虚无欲,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
扁担脱,两头虚 脱:脱落。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稳固。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深藏若虚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偏正式;作谓语;比喻有真才不外露。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虚心冷气 虚:虚假;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样子。也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捣虚撇抗 指乘虚攻击。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风雨秋堂套》:终日悬望,恰原来捣虚撇抗,误我一向,到此谗知言是谎。
虚左相待 虚:空着;左:古代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回:“素闻老先生品位崇高,学问醇正,敬以参谋之位,虚左相待。”
虚与委蛇 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浮言虚论 浮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不知虚实 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汉晋春秋》:“向者不知虚实,故败。”
名不虚传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光阴虚过 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等。宋·柳永《定风波》:“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虚实失度 失度:失调。虚与实失去平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一曰矫氏,二曰愈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
乘隙捣虚 趁空子,攻虚弱。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或处事。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恐乘隙捣虚,瑕者毕坚,而胜负之势未可料也。”
名不虚得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作谓语、定语;指名实相符。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故弄玄虚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虚一而静 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薮》:“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弹无虚发 虚:空。子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形容射得很准。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百发百中。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虚虚实实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作宾语、定语;指真真假假。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虚心平意 平:宁静。心意空舒宁静,如同说心平气和。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春秋·齐·管仲《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酌盈注虚 见“酌盈剂虚”。作谓语、定语;指相互调剂。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人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一面虚词 单方面所说的假话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等。《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名下无虚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名不虚传。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瑰玮可观,可谓名下无虚矣。”
终虚所望 最后使希望落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
遗迹谈虚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程大昌《〈演繁露〉序》:“然有退之(韩愈)之学则可,无退之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并可赧矣。”
蜗角虚名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名不虚行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作谓语、定语;指名实相符。《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持盈守虚 盈:盛满;虚:谦虚。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乘虚迭出 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军事。《三国志·袁绍传》:“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弦无虚发 谓射箭百发百中。作谓语、定语;指人武艺高。《陈书·萧摩诃传》:“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
高谈虚论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谈话等。《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投刃皆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投刃皆虚”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虚应故事 照例应付,敷衍了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无有敢肆欺于圣鉴之所不及而虚应故事者矣。”
飘瓦虚舟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枉勘虚招 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坐无虚席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虚席以待 空着位置等待。作谓语;指留着位置恭候。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
趁虚而入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作谓语、宾语;指找对时机。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虚无缥渺 虚无:虚幻不实。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不可捉摸。作谓语、定语;指虚幻的东西。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渺似的。”
做贼心虚 做贼的人心里虚。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虚中乐善 中:同“衷”,内心;虚中:虚心;善:善言善事。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清·刘开《问说》:“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虚舟飘瓦 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实用的东西。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者,必无怨色。”
光阴虚度 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等。湘剧《思凡》:“惟有那布袋笑呵呵,他笑我光阴虚度青春蹉。”
虚文缛节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
徒拥虚名 见“徒有虚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名无实。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虚嘴掠舌 比喻花言巧语。作谓语、宾语;指花言巧语。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谁听你那虚嘴掠舌的?我到明日死了,你也舍不得我吧?”
虚位以待 留着位置等待。偏正式;作谓语;指留着位置恭候。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徒负虚名 见“徒有虚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只有名声。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杼柚空虚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虚文浮礼 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表面应酬的礼数。
高谈虚辞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谈话等。宋·张方平《论国计》:“故货食者,人事之确论,非高谈虚辞之可致也。”
返虚入浑 ①谓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谓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时我还缺乏理解,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虚延岁月 虚:空,白白地;延:拖延。白白地拖延时间。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晋·葛洪《抱朴子·勤求》:“我有秘书,便守事之,庶有异闻,而虚延岁月,妨资弃力,卒无所成。”
避实就虚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贼人心虚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一钱不落虚空地 比喻丝毫不浪费。作宾语、分句、定语;指精打细算。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将来自有作用。”
膝下犹虚 膝:膝盖;虚:空。膝盖下还空着。指没有儿女。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
虚庭一步 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凭虚公子 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作宾语、定语;指假设的人或事。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虚己受人 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作谓语;同“虚位以待”。《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浮名虚誉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作宾语;指虚名。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故作玄虚 犹故弄玄虚。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玩弄花招。《十月》1981年第1期:“‘你知道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吗?’我眉毛一扬,故作玄虚地问她。”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虚幻无实 虚幻:虚假。虚假不真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苏轼《书金光明经后》:“观诸世间,虽其可爱,而虚幻无实,终非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