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蹶的成语
有关蹶的成语
有关蹶的成语共收录7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艰难竭蹶 | 竭蹶:原指走路艰难;后指资财枯竭、匮乏。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苦。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难。 | 荀况《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
一蹶不兴 | 见“一蹶不振”。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遭遇失败。 |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乃以庸奴误国,涂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作分句、宾语;指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唐 马总《意林》卷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
屯蹶否塞 | 颠连困厄。 |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 |
一蹶不振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作分句、宾语;指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
狼艰狈蹶 |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