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直的成语
有关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直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挠直为曲 |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汉荀悦《汉纪 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
聪明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作谓语、定语;指行为正直无私。 |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直节劲气 | 劲:强。指气节正直,操守刚劲。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史·王廷传》:“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
直言正谏 | 同“直言极谏”。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以直报怨 |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短刀直入 |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
直内方外 |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
直冲横撞 | 任意乱冲乱撞,毫无顾忌。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肆意行动。 | 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直而不挺 |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能有变通。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讪。” |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 直:公正,正直。不能简单地相信别人很正直,而应当提防他存心不良。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 |
不直一文 | 见“不直一钱”。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等。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
扭曲作直 | 比喻是非颠倒。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颠倒是非。 |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
直言不讳 |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 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
强直自遂 |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 《东观汉记·朱晖传》:“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
直而不肆 | 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不放肆。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直言骨鲠 | 直言:正直的言论;骨鲠:鱼骨卡在喉咙里。直话如不说出来,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般难受。比喻为人耿直,敢于直言,气节刚正。 |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 |
气壮理直 |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在理。 |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
犯颜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 含有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
奋笔直书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 | |
以直抱怨 |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
师直为壮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作谓语;指正义战争。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
坚忍质直 | 坚忍:坚毅不拔;质直:正直。性情坚毅不拔,品格质朴率直。 |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
正直无邪 | 公正而无私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
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
直言正论 | 正直公道的言论。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
直扑无华 | 质朴无文采。 |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犯言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枉直随形 | 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
正直无阿 |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沽誉买直 | 同“沽名卖直”。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史鱼秉直 | 史鱼:名鲉,字子鱼,春秋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刚正不阿。 |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事核言直 |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言信行直 | 指言语信实,行为正直。 |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作宾语、定语;指直言。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
大直若屈 |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横行直撞 |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肆意行动。 |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 |
仗义直言 | 仗义:主持正义。指伸张正义,说公道话 | 作谓语、宾语;指敢说话。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
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质直浑厚 | 质朴厚重。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吏部下》:“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 |
直上青云 | 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 作谓语、定语;同“青云直上”。 | 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
直入云霄 |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 作谓语、定语;指歌声或山、建筑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
沽名卖直 |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
直权无华 | 质朴无文采。 | ||
讦以为直 | 讦:攻击别人短处;直:直率。揭发别人的隐私自认为坦率。形容人品奸诈虚伪。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品性。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
直道守节 |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 | 作谓语、定语;指人正直。 | |
中通外直 |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弯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宽广,行为端正。 | 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动宾式;作主语;含褒义。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不直一钱 |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身无分文。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
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直情径行 | 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直眉怒目 | 形容发怒的样子。 |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当,直眉怒目骂他。” |
直待雨淋头 |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
例直禁简 |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作谓语、定语;用于法律等。 | 《晋书 杜预传》:“例直易见,禁简允犯。” |
鸣雁直木 |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作宾语、定语;指贤人。 | 《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
直言无讳 |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
正色直绳 | 谓严正执法。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
直言极谏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
尺枉寻直 |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职位、地位等。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昂然直入 |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 作谓语;指人的态度。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
屎屁直流 | 形容惊恐之极。 | 作定语、状语;用于惊恐时。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直性狭中 | 直性:性格直爽;狭中:心中狭隘。直性子,小心眼,搁不住事。指没有宽容人的度量。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径行直遂 |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语本《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作宾语、定语;指人办事。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横冲直撞 | 横的冲过去;直的撞过来。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或蛮不讲礼。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肆意行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兵。” |
竿头直上 | 比喻进步很快。 | ||
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
直言谠议 | 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正色直言 |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
直吐胸怀 | 直率而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杨循吉《朱先生诗序》:“余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能直吐胸怀,实叙景象,读之可以喻。” |
恶直丑正 | 嫉害正直的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直眉楞眼 | 亦作“直眉睖眼”。①竖眉瞪眼。②形容眼神发直。 | 作定语、状语;用于方言。 | 邓十喆《活矿工和死把头》:“老矿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儿。” |
众曲不容直 | 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司马迁《淮南子·说山训》:“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
直言贾祸 |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横行直走 | 见“横行直撞”。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肆意行动。 | 清·陈天华《警世钟》:“当初金鞑子、元鞑子,在中国横行直走,没有一个敢挡住他。” |
词正理直 |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作文或说话等。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
砥平绳直 |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长驱直入 | 驱:快跑;长驱: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直入:不停顿地一直向前。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自此,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兵马长驱直入。” |
正道直行 | 按照正道行事。 |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办事公正。 | |
直言勿讳 |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 张廷玉《明史 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
心直嘴快 | 见“心直口快”。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性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小枉大直 |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处世。 | 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
大直若诎 | 见“大直若屈”。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对事物的评断。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主圣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 |
勇往直前 |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
直眉瞪眼 |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
举直厝枉 | 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枉: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 作谓语;指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举枉措直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 连动式;作谓语;指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笔笔直直 | 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物体或道路等。 | 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
船到桥门自会直 | 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作定语、宾语、分句;指顺其自然。 | 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
枉尺直寻 |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拗曲作直 | 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是非颠倒。 | 作谓语、定语;比喻颠倒是。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5卷:“方妈妈呆了半晌,开口不得,思想没收场,只得拗曲作直,说道:‘谁叫你私下通奸?我已告在官了。’” |
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公道。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直抒胸臆 | 谓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
径情直遂 | 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地满足心愿。随着自己的意愿;顺利地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