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复的成语
有关复的成语
有关复的成语共收录91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反反复复 | 一次又一次。 |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或事物等。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床上卧了两个多月,反反复复只是不愈,连累主人家小厮,伏侍得不耐烦。” |
舍我复谁 | 舍:放弃。除了我没有别人了。指只有自己才能担当。 | 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敢于担当。 | 金·段克己《临江仙·幽怀》:“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
周而复始 |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 紧缩式;作谓语;指循环往复。 |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
终而复始 | 不断地循环往复。 | 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淮南子 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
打击报复 |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对人进行报复。 |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
楚弓复得 | 喻失物复得。 | 作宾语、定语;同“失而复得”。 |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
山重水复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作宾语、定语;用于风景描写。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循环反复 | 周而复始,反复出现或进行。 | 作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等。 | 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
不复堪命 | 指无法再活下去。 | 作谓语、定语;指陷入绝境。 | 《后汉书 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
返来复去 | 谓多次重复。 | 作定语、状语;指重复。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
无以复加 |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
遝冈复岭 | 指冈峦重沓。 | ||
错综复杂 |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斗争、矛盾等。 |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
复蹈前辙 | 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官复原职 | 复:恢复。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 | 作谓语、定语;指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
旧念复萌 | 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 作谓语、宾语;指重犯老毛病。 | 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
光复旧物 | 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 动宾式;作谓语;指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文物。 | 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 自治》:“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 唐 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循环往复 | 周而复始;去而复来。形容不断反复。循环:沿环行走;无始无终。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 唐 李华《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古称管鲍,今则萧李,有过必须,无文不讲,知名当世,实赖吾人。循环往复,何日亡此。” |
无往不复 |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
沓冈复岭 | 谓冈峦重沓。 | ||
一去不复还 | 复:再;还: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 用来形容时代、社会、遭遇、景物等。一般作主语。 | 《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三翻四复 |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形容人经常变卦。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三复斯言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作谓语;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翻来复去 | 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 作谓语、状语;指人的动作与思维反复。 | 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
反吟复吟 | 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 | 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等。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反吟复吟。” |
单复之术 | 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 | 作宾语;用于战争。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
复旧如初 | 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 作谓语;指恢复原来的。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
周而复生 | 周:环绕一周;复:又。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循环往复。 | 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故曰音始于宫,穷于角;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
死灰复燎 | 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作谓语、宾语;指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 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
反来复去 | 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 | 作定语、状语;指重复。 | 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反来复去,看了又看。” |
山复整妆 | 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 ||
无复孑遗 | 孑遗:遗留,余剩。没有再剩下什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前蜀·牛峤《灵怪录·居延部落主》:“周岁无复孑遗,水银后亦失所在。” |
三复白圭 |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
反复不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
一去不复返 |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 复句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已成过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劬劳顾复 | 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作宾语、定语;用于父母的恩情。 | 《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苍黄反复 |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 ||
顾复之恩 |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 作宾语;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
故态复作 |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 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
鄙吝复萌 | 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 作谓语、宾语;指坏念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
旧态复萌 | 旧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 作谓语、宾语;指旧的习气或毛病。 | 明 梅鼎祚《玉合记 嗣音》:“不欺师父,韩郎遣信到此,不觉故态复萌,情缘难断。” |
亦复如此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作谓语、状语;指同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复子明辟 | 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
兴复不浅 | 兴:兴趣;复:双重。兴趣很浓。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
克己复礼 |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约束自己。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作谓语、状语;指同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余烬复燃 | 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 作谓语、宾语;指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
复礼克己 | 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 作谓语、定语;指约束自己。 | 《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
剥极必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作宾语、定语;指事物相互转化。 |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
否终复泰 |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 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 《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
东山复起 | 同“东山再起”。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重新得势。 | 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
年复一年 | 一年又一年。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
剥极将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作宾语、定语;指事物相互转化。 |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
髀肉复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
重峦复嶂 | 同“重峦迭嶂”。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山脉。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看那山势,虽不比梁山广,却也险峻,周围重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
复蹈其辙 |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
光复旧京 | 光复:恢复;旧京:故都。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 | 作谓语;指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 | 《晋书·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
万劫不复 |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
苍黄翻复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
重山复岭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作宾语、定语;用于山脉等。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正复为奇 | 正:正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正常可变为奇特。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正复为奇,善复为袄。” |
旧病复发 |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 作谓语;指老毛病又犯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难拘束他了。” |
蝉联往复 | 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 | 作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等。 | 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 |
故态复还 | 见“故态复萌”。 | 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 | 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旋复回皇 | 旋复:回旋往复;回皇:盘旋,回转。形容乐声的回旋往复、抑扬髙下。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马融《长笛赋》:“泛缆溥漠,浩浩洋洋,长远广引,旋复回皇。” |
得而复失 |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
聊复尔尔 | 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 作分句、状语;指姑且如此而已。 | 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
剥极则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作宾语、定语;指事物相互转化。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
复旧如新 |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 作谓语、状语;指恢复原来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
夫复何言 | 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 作分句;用于感慨。 |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
死而复生 |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失而复得。 |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
平复如故 |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
七日来复 |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 作宾语;指一星期。 | 《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
死而复苏 | 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失而复得。 | 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
死灰复然 |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作谓语、宾语;指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
翻复无常 | 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 作谓语、定语;指变化无常。 |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
重山复水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作主语、宾语;用于风景等。 | 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
剥复之机 | 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 | 作宾语;指变化时机。 | 《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
番来复去 | 番:通“翻”。形容多次重复。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 | 作谓语、状语;指人的动作与思维反复。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
聊复尔耳 | 姑且如此而已。 | 复杂式;作分句、状语;指姑且如此而已。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反复推敲 |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
失而复得 | 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 | 作谓语、定语;指失去而又得到。 | 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
一元复始 |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 主谓式;作分句;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 《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
反阴复阴 | 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 | 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等。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今年见吊客临,丧门聚,反阴复阴,半载其余。” |
一日三复 |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
虽覆能复 | 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鬼谷子 飞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
计无复之 |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主谓式;作宾语;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
日复一日 |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 主谓式;作分句;形容时光流逝。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
平复如旧 |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