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没的成语

有关没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没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没精塌彩 见“没精打彩”。
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复句式;作分句;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赍志以没 见“赍志而殁”。作谓语、定语;指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没卫饮羽 谓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作定语;指箭术高明。汉·王充《论衡·儒增》:“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
全军覆没 覆没:船翻沉。整个军队被消灭。比喻遭到彻底失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赍志没地 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作谓语、定语;指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没屋架梁 比喻无中生有。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没可奈何 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作谓语、定语;指无计可施。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清早是死不起床的,点名时监学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动,监学把他也没可奈何。”
穷年没世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久远。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没头没脑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没精没彩 犹没精打彩。作定语、状语;指情绪低落。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他心头突然一沉……没精没彩地踱到学校里。”
没衷一是 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郭沫若《盲肠炎 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没世不忘 一辈子也忘不了。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棘没铜驼 棘:荆棘;没:淹没。丛生的荆棘把宫殿门前的铜驼淹没了。形容国破家亡的惨败景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宋·陆游《剑南诗稿·囚山》:“此生终遣英雄笑,棘没铜驼六十年。”
没仁没义 没有一点仁义。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了一个。”
自讨没趣 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叶圣陶《孤独》:“他立刻觉得刚才对于孩子的要求没有意思,只不过自讨没趣罢了。”
出没不常 出现隐没都无规律,捉摸不定。作谓语、定语;用于神秘的人或事物。宋·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盖此贼非陆地群盗之比,据重湖环千里,出没不常。”
没日没夜 犹言不分白天夜晚。作定语、状语;指不分昼夜干事。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才给我出这口气!”
血流没足 足:脚。形容死伤很多,流血淹没了脚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三辅旧事》:“武帝发兵攻卫太子,连闻五日,白虎门前沟中,血流没足。”
没颜落色 形容情绪低落。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情绪。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合童奶奶调羹没颜落色的坐着,寄姐在旁里也谷都着嘴奶小京哥。”
有气没力 见“有气无力”。作谓语、状语;形容体弱无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没法没天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违法乱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这么个横强盗,这样没法没天的!我偏要打这里走。”
没深没浅 言行没分寸。作定语、状语;指没分寸。浩然《艳阳天》第109章:“瞧你这个人,办事怎么这么没深没浅哪!”
有声没气 见“有声无气”。作状语;指有气无力。茅盾《林家铺子》六:“林先生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方才有声没气地说道:‘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作宾语、分句;用于口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没轻没重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作定语、状语;指言语或动作鲁莽。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指如果没有自己人从中捣鬼就不会引来外人捣乱。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着嚼说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没计奈何 指无法可想。作谓语、定语;指无法可想。《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
有嘴没心 见“有嘴无心”。
有头没脑 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没事找事 指故意找借口滋事。作谓语、宾语;指自找麻烦。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3章:“我是在没事找事做啊!”
没石饮羽 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作定语;指箭术高明。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没齿难泯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作谓语、定语;指终身不能忘记。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迷留没乱 心神不定的样子。作谓语;指人的心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
没精打彩 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作定语、状语;指情绪低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没世无闻 谓终身不为人知。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没有名气。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没查没利 谓言语不实。
走投没路 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遇到绝境。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没毛大虫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作宾语、定语;指恶人。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
槁项没齿 颈枯齿落。年老貌。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是时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项没齿,冀得当于一试。”
没撩没乱 指没有情绪。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情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过了两三日,众多闲汉都来伺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众人散了。”
月没参横 见“月落参横”。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纹丝没动 非常稳,一点儿也不动。作谓语、定语;形容稳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包兴道:‘方才看见了,纹丝没动。’”
有嘴没舌 形容不善言辞。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
没世无称 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世无闻”。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没有名气。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白驹过隙,没世无称,可为寒心刻骨也。”
鸦没鹊静 同“鸦默雀静”。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红楼梦》第五十回:“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没鹊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到园里来。”
没巧不成话 无巧不成书。指非常凑巧。作宾语、分句;同“无巧不成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手里拿叉杆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恰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没嘴葫芦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作宾语;用于不爱说话的人。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没斤没两 没有大小、份量。指人做事不分轻重。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人。
没世难忘 没世:死。一辈子也忘不了。作谓语、定语;指终身不能忘记。《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复句式;作分句;用于劝诫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少头没尾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作谓语、定语;指不全面。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6回:“这是王贤弟你办的事,少头没尾的。”
没世穷年 犹终生,一辈子。作定语、状语;指一辈子。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心中没底 心里不知道内情或不能预测而没有把握。
击排冒没 谓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没心没肺 没心眼儿,不用心。或指没心肝,没良心。作谓语、定语;指人没良心。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
没心没想 精神不集中。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思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5卷:“方才喝礼时节,看他没心没想,两眼只看着新人。”
朝闻夕没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作宾语、定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并序》:“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
没身不忘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作谓语、定语;指终身不能忘记。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
有要没紧 一幅要紧不要紧的样子。指不紧张,不着急。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5回:“我且有要没紧,慢慢的仔细寻罢了。”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有一搭没一搭 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作状语;指人说话或办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黛玉总不理。”
没脸没皮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作谓语、定语;指不要脸面。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这个没脸没皮的东西,滚出去!”
没上没下 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礼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打着灯笼没处找 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走遍天下,打着灯笼没处找去。”
有天没日头 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
头出头没 比喻追随世俗。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比喻追随世俗。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投子同禅师法嗣 濠州思明禅师》:“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
没没无闻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为人所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没法奈何 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作谓语、定语;指无可奈何。朱自清《那里走 我们的路》:“所以那些没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将向这三条路里躲了进去。”
没齿难忘 终身不能忘记。作谓语;指终身不能忘记。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没羽之虎 比喻怪石。作宾语;用于比喻句。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楚能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
没世不渝 终身不变。作谓语、定语;指不改变。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
没大没小 指对长辈或职位高的人不尊敬,没礼貌。作谓语、定语、宾语;常用于口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
打着灯笼没处寻 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
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稳固,用于口语。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
没头没脸 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作谓语、定语;指不顾一切。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
没头官司 官司:诉讼。没有头绪或没有尽头的官司。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纠纷等。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二回:“且打个没头官司,惊他一惊,也可出气。”
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无穷尽。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作分句;用于劝诫人。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没齿不忘 没齿终生。一辈子也忘不了。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汉 张衡《同声歌》:“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作宾语、定语;指不分场合。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没头苍蝇 比喻乱闯乱碰的人。作宾语、定语;指莽撞的人。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97回:“上年往东京买卖,与那个没头苍蝇牛信曾相认识。”
有天没日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2回:“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
赍志而没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作谓语、定语;指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作状语;指干脆。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走头没路 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遇到绝境。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大败亏输。”
没皮没脸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作谓语、定语;指不知羞耻。老舍《正红旗下》:“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湮没无闻 湮没:埋没。名声被埋没;不为人知道。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作宾语、定语;指没有眉目。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语。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出没无常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神秘的人或事物。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没偏没向 指为人公正无私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人公正。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9回:“我就怕你挑眼,先把话说明,没偏没向。”
好心没好报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出了好心没有好报,看来为人也很有限。”
没根没据 指没有依据的事物或论点。
没齿无怨 比喻永无怨言。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永无怨言。《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珠沉玉没 比喻女子殒没死亡。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没而不朽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或功绩等。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头没杯案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神出鬼没 像鬼神一样变化无常。比喻用兵神奇迅速;变化莫测。现常比喻行动出没无常;不可捉摸。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生荣没哀 荣:光耀;没:通“殁”,死亡。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作谓语、定语;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唐·申堂构《唐故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生荣没哀,身沉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