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三的成语
有关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三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 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说词。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
不成三瓦 |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 |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心有余悸。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三告投杼 |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三夫之言 |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作宾语、主语;指流言。 |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
三平二满 |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 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
日已三竿 | 同“日上三竿”。 | 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 | 明·王錂《春芜记·探遗》:“你看日已三竿,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 |
三阳开泰 |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 作宾语、定语;指称颂岁首的吉祥话。 |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三三五五 |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三五成群。 | 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
蹄闲三寻 | 见“蹄间三寻”。 | ||
连三并四 | 同“连三接二”。 | 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 老舍《赵子曰》第十九:“赵子曰一声不发,只连三并四的磕瓜子。”又《二马》第四段三:“李子荣拉住马威的手不放,连三并四的说:‘谢谢你!’” |
隔三差五 | 比喻时常发生 | 作状语;指时常发生。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
三环五扣 | 形容捆绑结实。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
三灾八难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
三头两日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
三好两歹 |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 |
鼎足而三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三分天下。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
三熏三沐 |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 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 | 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
三人成众 |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作宾语、定语;指人多。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三人成众,必有一长。” |
三折其肱 | 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 作宾语、定语;指久病成良医。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一献三酬 |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
一举三反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接二连三 |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
三征七辟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书·王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调三斡四 | 挑拨是非。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
三首六臂 | 同“三头六臂”。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神通广大。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
三思而后行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作宾语、分句;指思考后才行动。 |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三沐三熏 | 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
三折肱为良医 |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褒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气冠三军 |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作谓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
避君三舍 |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 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
读书三到 |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十分认真。 |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网开三面 |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
横三竖四 | 犹言横七竖八。 | 作状语、定语;指杂乱无章。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
珠履三千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作宾语、定语;指人很富有。 | 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
三对六面 |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 |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
此中三昧 |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 | 作宾语;指这其中的奥妙。 | 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
一波三折 |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 《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
九蒸三熯 |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 ||
一板三眼 |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
诗家三昧 | 作诗的诀窍。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
三街两市 | 泛称各街市。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 |
三年五载 |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时间很长。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
三只手 | 扒手,小偷。 | 作宾语、定语;用于方言。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庙会期间上布施的人不断头,得有个人来监视‘三只手’。” |
三省吾身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反省。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三衅三浴 |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国语 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 |
三叠阳关 |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的曲调。 | 作宾语、定语;比喻离别。 |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 |
三兽渡河 |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智广。 | 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
三浴三衅 |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 《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 |
三朝五日 | 三、五天。 | ||
六街三陌 | 见“六街三市”。 | 作宾语、定语;指大街小巷。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恰便似粉妆就殿阁楼台。” |
三言两句 | 见“三言两语”。 | 作主语、宾语、状语;用于说话简明。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 |
至再至三 | 指一而再,再而三。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尚书·多方》:“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妾隔帘故邀其满引,至再至三,终不肯出。” |
屡次三番 |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 联合式;作状语;形容反复多次。 |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
偏三向四 | 谓偏向、袒护某方。 | 作谓语、宾语;用于偏袒。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劝说词。 |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重三叠四 | 形容多次重复。 | 作定语、状语;指重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
两头三绪 | 形容心意烦乱。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心情。 |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
缺三短四 | 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 作谓语、定语;指残缺不全。 | |
三更半夜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深夜。 |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连二赶三 | 急忙;赶快。 | 作定语、状语;用于匆忙时。 | 姚雪垠《长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来。” |
三老五更 |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
三回九转 |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清·李渔《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回九转,敲钟磬动地惊天。” |
朝三暮二 | 比喻主意多变。 | ||
一日三秋 |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 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思念殷切。 |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
调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 |
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 复句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不顾一切。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
三尸暴跳 |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
再衰三竭 | 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 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蹄閒三寻 |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 ||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 作宾语、状语、分句;指没有恒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
三言两语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说话简明扼要。 | 元 施惠《幽闺记 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
红日三竿 |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 主谓式;作宾语、状语;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 《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
三薰三沐 |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 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 | 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 |
日出三竿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作定语、宾语;指时间不早了。 | 《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 |
四德三从 |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指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礼教。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
三言五语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 作主语、宾语、状语;形容说话简明扼要。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三言五语,包括不住,一时竟大为起难来。” |
三宫六院 | 泛指帝王妃嫔。 | 作宾语;泛指帝王的妃嫔。 |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 |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官无三日紧 |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 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等。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常言道:官无三日紧。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
三江五湖 |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
三等九格 | 犹三六九等。 | 作宾语、定语;指许多等级和类别。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
颊上三毫 | 同“颊上三毛”。 | 作宾语;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
攒三聚五 |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
暮四朝三 |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 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三分鼎足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举一反三 |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华封三祝 | 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 | 作谓语;用于祝寿等。 | 《庄子外篇·天地篇》:“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寿…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
一唱三叹 |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三亲四眷 | 见“三亲六眷”。 | 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众亲戚。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 |
三亲六故 | 亲戚故旧的总称。 | 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各种亲友。 | 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
说三道四 |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难以成功。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用不大的行动。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
五申三令 |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