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古的成语

有关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古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古圣先贤 圣:品德智能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
精奇古怪 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奇特。明·汤显祖《还魂记·硬拷》:“你精奇古怪虚头弄。”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作谓语、宾语;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尊古蔑今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比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
旷古奇闻 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偏正式;作宾语;形容罕见的奇事。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旷古绝伦 旷古:空前的;从古以来所没有的;绝伦:没有相比的。古来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北史 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作谓语;用于学习方面。《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替古人耽忧 指不必要的忧虑。作谓语、宾语;指瞎操心。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千古独步 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中外古今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作宾语、定语、状语;指古代现代国内外。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振古如兹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亘古未有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主谓式;作定语、补语;指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知今博古 贯通古今。知识渊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行古志今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古貌古心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作谓语、定语;指有古人的风范。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万古不磨 磨:磨灭。永远不会磨灭。作谓语、定语;用于功绩等。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古今一揆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没有改变。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攀今吊古 见“攀今吊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古心古貌 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作谓语、定语;指有古人的风范。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古来今往 从古代到现代。作定语、状语;指从古到今。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古来今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
披古通今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自古东丁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镕古铸今 见“镕今铸古”。
万古常新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作谓语、定语;指精神或友谊等。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泥古不化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宋 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以古制今 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遗恨千古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茹古涵今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或说话等。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以古方今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老古董 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守旧的人。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薄今厚古 薄:轻视,鄙薄;厚:优待,重视。重视古代,轻视现代。作主语、谓语、定语;指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宋·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浅于知而深于思,薄今而厚古,岂特颇牧而已哉!”
万古长青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荣古虐今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古今的态度。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迈古超今 指超越古今。作谓语;指超越古今。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方位里都按着郭景纯经天纬地阴阳诀,规矩上不离了鲁公迈古超今造化机。”
万古留芳 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作谓语、定语;指好名声永远流传。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将名标青史,万古留芳。”
笃志爱古 笃志:志向专一。志趣专一,爱好古典。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北史·景穆十二王传》:“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读书,笃志爱古。”
流芳万古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作谓语、定语;指美名。《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与古为徒 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极古穷今 谓穷尽古今。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气质之秉,虽有善恶之不同,然极古穷今论之,则性未尝不善也。”
旷古未闻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偏正式;作宾语;指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亘古通今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作定语、分句;指从古到今。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竞今疏古 指厚今薄古。作宾语、定语;指轻视现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讲古论今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作谓语;形容话题广泛。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事不师古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尚书 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越古超今 见“超今冠古”。作谓语、宾语;用于夸奖人。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古寺青灯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作宾语、定语;用于修行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尊古贱今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稽古揆今 指考古衡今。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
超今绝古 见“超今冠古”。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旷古无两 旷古:空前的。空前未有,同世无双。作定语;指盖世无双。《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宏敞壮丽,旷古无两。”
千古骂名 千古:永远。永世被人唾骂的名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只是一场冷落败坏根基,都藏在里边,不做千古骂名,定是一番笑话。”
古调单弹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酌古参今 见“酌古斟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千古绝唱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作宾语、定语;用于作品等。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希奇古怪 奇怪而罕见。作谓语、定语;指奇特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成年古代 犹言长期以来。作宾语、状语;用于口语。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这灶成年古代不烧火,埋上这银子,扒上些灰儿盖着,谁知道灶窝里有银子?”
酌古沿今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艺术品等。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镕今铸古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是古非今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保守复古。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攀今掉古 同“攀今吊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
亘古未闻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作谓语;用于处世。《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
流芳千古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作谓语、定语;指美名。《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论今说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作谓语、宾语;形容谈话内容广泛。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好古敏求 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作谓语、宾语;用于做学问等。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熔古铸今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作宾语、定语;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古木参天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作谓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贯穿今古 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作谓语、定语;指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博古通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万古千秋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贯穿古今 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作谓语、定语;指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古今,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 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唐 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搜奇访古 搜:搜索,寻求。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宣和画谱·山水·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谈古论今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作谓语、宾语;指夸夸其谈。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前无古人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攀今揽古 见“攀今揽古”。作谓语、宾语;用于说话或写作等。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食古不化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指古摘今 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古语常言 常言: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言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语言等。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
慕古薄今 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作主语、定语、宾语;指厚古薄今。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酌古御今 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遗风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 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作定语、状语;指从古到今。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超今越古 见“超今冠古”。作谓语、宾语;用于夸奖人。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稀之年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作宾语;指男性70岁。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今愁古恨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作主语、宾语;形容感慨极多。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独有千古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事迹等。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通今达古 同“通今博古”。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还淳反古 谓回复到原来的淳厚古朴的状态。作谓语、宾语;同“返璞归真”。《宋书·孔琳之传论》:“先宜削华止伪,还淳反古,抵璧幽峰,捐珠清壑。”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作宾语、定语;指奇异的景象。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通古达变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古肥今瘠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作定语;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访论稽古 探求讨论古代的言论和典实。作谓语、宾语;多用于考古。汉·赵歧《孟子题辞》:“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作谓语、定语;指奇特的东西。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