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积的成语

有关积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积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积金累玉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富有。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积谗磨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 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积薪候燎 比喻自取灭亡。燎,火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
积时累日 形容时间长久。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积时累日,成此小册。”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寸积铢累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铢为一两。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指从小积累。宋 李纲《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寸积铢累,以及此数,若不妄散,以陈易新,可以常为洪州之根本。”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南史 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积不相能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兼语式;作谓语;指一向不和睦。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积恶余殃 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易经 坤卦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 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积日累久 指经过的时间长。联合式;作补语、定语;指久经时日。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积年累月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联合式;作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屯积居奇 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作谓语、定语;用于商人等。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积德裕后 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清 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
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五积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积甲如山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作宾语、定语;指数量很多。清 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积重不反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清 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当明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积小成大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深仇积恨 深:重大,深重;积:积久而成。极深持久的仇恨。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积谷防饥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连动式;作宾语;指储存粮食,防备饥荒。《敦煌变文集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祸稔恶积 犹言祸盈恶稔。谓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
积厚流广 根基深厚,影响广远。作谓语、定语;指影响广远。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积谗糜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谗磨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梁书 江淹传》:“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糜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积土成山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积少成多。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日累岁 形容时间长久。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积劳成瘁 积:积之而成的;瘁:忧病,困病。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作谓语、宾语;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唐·陆贽《李澄赠司空制》:“连年野处,积劳成瘁。”
积露为波 比喻积少成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明 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积非习贯 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作谓语、定语;用于习惯等。汉 应劭《〈风俗通〉序》:“至于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玄圃积玉 传说玄圃多美玉。因以“玄圃积玉”比喻精华荟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晋书·陆机传》:“葛洪著书,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
积重难返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铢积寸累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积年累岁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聚萤积雪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作宾语、定语;用于求学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将军,入为治国头厅相?”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屯粮积草 储存粮食和草料。作谓语、定语;指备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恶积祸盈 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积思广益 指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使效果更大更好。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博采有益的意见。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集,亦作“积”。
累苏积块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作宾语、定语;借指简陋的居室。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积少成多。《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铢积锱累 同“铢积寸累”。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铢积锱累,得四十金。”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作谓语、宾语;指积累仁德与功业。《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积金至斗 积:聚;斗:北斗星。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积习成俗 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作谓语、宾语;指逐渐形成风俗。晋 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积德累善 积累德行与善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积劳致疾 积:积之而成的。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作谓语、宾语;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
积玉堆金 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作谓语、定语;指财富极多。唐·李贺《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积日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祸因恶积 积:积聚。灾祸产生是因为坏事做多了。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积薪厝火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作宾语、定语;指藏着很大的危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殚心积虑 殚:竭尽;积:聚;虑:思虑。竭尽心力思考谋划。作谓语、定语;形容用尽心思。清·钱泳《履园丛话·臆伦·五福》:“必至殚心积虑者数十年,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
积羞成怒 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发怒。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既而臣民犯颜,友邦侧目,志不得逞,遂乃积羞成怒,大兴党狱。”
积少成多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事物的逐渐聚积。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积习难除 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难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
积雪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作宾语、定语;用于求学等。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旷日积晷 久经时日。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时间等。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积草囤粮 积:积累;囤:囤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作谓语、宾语;指储存战备物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囤粮待战争。”
囤积居奇 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货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谈<憩园>》:“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
厚积薄发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堆积如山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多。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积习渐靡 积习:长期的习惯;靡:通“摩”,接触。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逐渐形成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
山积波委 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积劳成疾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连动式;作谓语、分句;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行好积德 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积重难反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积以为常 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作宾语、分句;指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积沙成塔 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积少成多。《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积衰新造 衰:衰弱,衰微;造:建立,开始。长期衰颓而新近方才振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苏洵《审敌》:“中原之强固百倍于匈奴,虽积衰新造,而犹足以制之也。”
积本求原 从根本上探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积微致著 积:集聚;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晋·葛洪《抱朴子·疾廖》:“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
积箧盈藏 箧:小箱子;盈:充满;藏:储存东西的地方。箱子堆积,仓库充盈。形容积聚的财物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梁·沈约《舍身愿铭》:“至于积箧盈藏,未尝登体;溢俎充庖,既沃斯弃。”
积于忽微 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积沙成滩 比喻积少成多。连动式;作谓语;比喻积少成多。《人民日报》1970.12.30:“虽然鱼群分散,但捕一网得一网,积沙成滩,化小胜为大胜,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
累块积苏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铢寸累积 见“铢积寸累”。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清·汪琬《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铢寸累积,以谋复故第。”
积素累旧 指多年交往。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积简充栋 书简堆积,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极多。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 方苞《万年宝历颂》:“窃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虽积简充栋,未能殚尽。”
积厚成器 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旧唐书 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积岁累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作状语、分句;指经过的时间长久。明 张居正《答总统凌洋山言边地种树设险书》:“昔谢病山居,手植榆柳,今已郁然参天。若以官法为之,积岁累月,竟成虚谬矣。”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日累月积 见“日积月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堆山积海 形容东西极多。作宾语、状语;形容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积功兴业 指建立功业,实现抱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意林》卷五引晋 杨泉《物理论》:“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措心积虑 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作宾语、状语;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宋·何坦《西畴常言》:“逮迹其自为,则因循惰弛,罕克自强,措心积虑,甘心为小人,而不以为病。”
积忧成疾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作谓语、宾语;指长久忧虑就会得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积习难改 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真是积习难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囊萤积雪 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作宾语、定语;用于求学等。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乱作胡为。”
积财吝赏 积:聚;吝:舍不得。虽然广有钱财,却舍不得赏赐部下。形容十分吝啬。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吝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吾为汝御后,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积重不返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铢累寸积 见“铢积寸累”。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
积毁消骨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三》:“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以孔墨之辩而不能自免,何则?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潜精积思 见“潜精研思”。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术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积厚流光 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功业深厚,则流传给后人恩德广。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积案盈箱 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隋史·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风云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