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臭的成语

有关臭的成语

有关臭的成语共收录36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贫富悬殊。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智广。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遗臭万世 同“遗臭万载”。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一:“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一旦为此,若不早改图,必且遗臭万世。”
乳臭未除 比喻年幼。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商功父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亦且是乳臭未除,谁人来稽查得他?”
贻臭万年 犹言遗臭万年。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恒言‘不能流芳百世,亦当贻臭万年’,至今为书生骂端。”
遗臭千年 同“遗臭万载”。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明·邵璨《香囊记·强婚》:“岂不闻李氏断臂,清风满耳如生;文君(卓文君)夜奔,遗臭千年未泯。”
口尚乳臭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臭不可闻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名声极坏。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遗臭千秋 同“遗臭万载”。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姑念放麑,使御魍魉之鬼,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
入鲍忘臭 鲍鱼:咸鱼。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入鲍忘臭,效尤至祸。”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臭名昭彰 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作谓语、定语;指名声很坏的人。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遗臭无穷 谓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金·元好问《即事》诗:“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
无伤无臭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名声很坏的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臭腐化神奇 腐败臭恶的转化为神奇美好的。比喻坏事变为好事,无用变有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作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臭味相投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坏人投合在一起。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如蝇逐臭 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遗臭万年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铜臭熏天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流芳遗臭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等。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闺鉴图说践》:“流芳遗臭,断非凡庸卑陋所能为,况事而未定。”
播恶遗臭 播:传播。传播恶事,遗留臭闻。作谓语、定语;指干坏事。宋·陆九渊《与黄循中书》:“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恶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
臭名昭着 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臭不可当 当: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名声极坏。唐 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嶢蚘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难言兰臭 难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书香铜臭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商。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臭名昭著。《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遗臭万载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无声无臭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联合式;作状语;指默默无闻。《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铜臭薰天 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遗臭万代 同“遗臭万载”。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坏人。唐·高適《后汉贼臣董卓庙议》:“母妻屠戮,种族无留,悬首燃脐,遗臭万代。”
臭肉来蝇 腐臭的肉招来苍蝇。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风有问题,就会招致坏人的引诱。作宾语、定语;指招致坏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僧问慧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臭肉来蝇。’”
附膻逐臭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逐臭之夫 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