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能的成语
有关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能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概莫能外 | 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 紧缩式;作谓语;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
甄才品能 | 甄:甄别。甄别才干,品评能力。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齐书·郁林王纪》:“东西二省府国,长屯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选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示,随宜量处,以贫为先。” |
能言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欲罢不能 |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 偏正式;作宾语;指处境艰难。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称贤使能 | 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 作谓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 《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才能。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
能人巧匠 | 能:技能,才能。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 作主语、宾语;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
能不称官 | 才能跟职位不相称。 | 作谓语、定语;指不称职。 | 《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
能柔能刚 | 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
柔远能迩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兼语式;作谓语;指一向不和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能牙利齿 |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 ||
能言快语 |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
能言快说 | 见“能言快语”。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
宰相肚里能行船 |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作宾语、分句;指人的肚量。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
进贤拔能 | 犹言进贤任能。 | 作谓语、宾语;指选用人才。 | 《魏书·任城王澄传》:“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 |
一口不能著两匙 |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 | 作宾语、定语;指贪多。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
用贤任能 | 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 作谓语、宾语;指启用贤人。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 |
善文能武 | 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
能伸能缩 | 能够伸缩自如 | 作谓语、定语;指弹性大。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营长那宁折不弯的性格,在李正面前,就变成了能伸能缩的钢条。” |
全智全能 |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样,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 |
矜智负能 | 矜:夸耀。夸耀智能和才能。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夸耀自己。 | 宋 陆九渊《与包显道书》:“此理苟明,则矜智负能之人,皆将失其窟宅。”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 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 作定语、分句;用于政务等。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
妒能害贤 |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妒忌别人。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 作宾语、分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 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
知尽能索 |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
柔能克刚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无能为力 |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推辞。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妒贤嫉能 |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能力。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连动式;作谓语;指衡量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相应的官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
素不相能 | 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作谓语、定语;指一向不和睦。 | 《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 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行同能偶 |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
能掐会算 | 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 作谓语;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大家都说老鼠能掐会算,老鼠算到有灾难,早就逃走了。” |
进贤达能 | 犹言进贤任能。 | 作谓语、宾语;指选用人才。 | 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
无能为役 |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 作谓语;用于自谦。 |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
多能多艺 | 见“多才多艺”。 |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才能多方面。 |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
德薄能鲜 |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德行浅薄,才能不足,多用于自谦。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 作谓语、定语;指唯一的。 | 清·张岱《周宛委墓志铭》:“如此异才,求之天下,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
全知全能 |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作谓语、定语;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
赏贤使能 |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尊崇贤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致忠心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 |
无所不能 |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 作谓语、定语;指样样能做。 |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
懦弱无能 | 懦弱:软弱无能。形容胆小怕事,缺乏才能。 | 作谓语、定语;指人胆小怕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名叫多官儿,因他懦弱无能,人都叫他‘多浑虫’。” |
逞强称能 | 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炫耀本事。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
力不能支 | 力量不能支撑。表示事到危难时候;想要挽救、解决;但力量不够。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力量所不能支撑。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 |
谨能胜祸 | 谨:小心慎重;祸:灾难。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
踔绝之能 |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 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才能。 |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 威武:武力;贱:地位低。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
能工巧匠 | 技艺高超的工匠。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 宋 李恪非《洛阳园记》:“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 |
能诗会赋 | 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学功底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矜名妒能 | 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作谓语、定语;指自以为了不起。 | 《后汉书 崔骃传》:“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己,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简贤任能 | 指选用贤能。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旧唐书 郭子仪传》:“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御侮,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不能解脱。 | 《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自负其能 | 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
精明能干 |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能力强。 |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
临机能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
耳熟能详 |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听得多了。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选贤举能 |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
粥粥无能 |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 作谓语、定语;指无能的人。 | 《礼记 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
矜能负才 | 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 作谓语、定语;指人自以为是。 | 《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
能士匿谋 | 匿:藏匿。有才能者得不到重用就藏匿其计谋。 | 作宾语、定语;指人才不能发挥。 | 《孔丛子·对魏王》:“故贤愚共贯,则能士匿谋。” |
软弱无能 | 指衰弱无能为力。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3回:“你自己叫人家给打了,还在这里说,真是软弱无能之辈。” |
忧能伤人 | 忧:愁苦,忧虑。忧郁愁苦的情感能损伤人的健康。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 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简能而任 | 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作谓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 《旧唐书·魏征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任贤使能 |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任用贤人。 |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
富贵不能淫 | 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 复句式;作宾语;含褒义。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无能之辈 | 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 | 作宾语;指没有能力的人。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岳飞真乃无能之辈。” |
能征惯战 |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 |
老妪能解 | 老妪:老年妇女;解:解读;明白。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通俗易懂。 |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第一卷:“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
选贤与能 |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 |
良知良能 |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 作宾语;指人的观念和本能。 |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力能扛鼎 |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不能赞一词 | 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复句式;作谓语;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矜名嫉能 |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作谓语、定语;指自以为是。 | 汉 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仁者能仁 |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
未能免俗 |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
清官能断家务事 | 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
惯战能征 | 征:征讨。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 作谓语、定语;指善于作战。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 |
能文能武 |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 作谓语、宾语;指人文武双全。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
推贤让能 |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让贤。 |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 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
交能易作 | 谓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春秋·齐·管仲《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
言能践行 | |||
能文善武 | 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 作谓语、宾语;指人文武双全。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
能说会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能近取譬 |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能者为师 |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 作宾语;指人谦虚。 | 《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论德使能 |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
选贤进能 | 选:选择,挑选。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选贤进能,不私乎内。” |
能说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