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暗的成语

有关暗的成语

有关暗的成语共收录84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自觉不作亏心事。《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隋王荣暨妻刘氏墓志》:“暗室不欺,托生安养。”
明人不做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主谓式;作分句、宾语;含褒义。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妆甚的谎子!”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金针: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后因以比喻秘诀。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又借指幕后交易。作宾语、定语;指暗中做事。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虑事多暗 考虑事情不明。作定语;用于口语。
明人不说暗话 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不转弯抹角。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明人不说暗话,雪岩的靠山是王抚台,如今已不在人世。”
暗香疏影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梅花。宋 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红丝暗系 系:打结。比喻姻缘牵合。作宾语、定语;指男女结成婚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暗约私期 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作谓语;指暗中约定。元 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则为我暗约私期,致令得离乡背井。”
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明修暗度 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伺隙忽为叠陈冲,捣虚又遏夹寨固。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冥昭瞢暗 冥:昏暗;昭:明;瞢暗:昼夜未分。指昼夜未分时的混沌状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若明若暗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暗度陈仓 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暗气暗恼 受了气闷在心里。作谓语、状语;指人的心情。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复句式;作分句、宾语;含贬义。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部争斗。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桂滇黔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全中国民不聊生!中国政治真糟啦!”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作宾语、定语;指暗中攻击。《人民文学》1997年第7期:“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暗锤打人,是土行孙出身!”
偏信则暗 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作宾语、定语;指不能明辨是非。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暗室屋漏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作宾语、定语;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暗中作乐 暗中:背后,偷偷地。暗地里寻找快乐。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暗藏杀机 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潜在危险。
明枪暗箭 比喻种种公开和隐蔽的攻击、伤害。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暗室逢灯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在绝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指导。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做亏心事。《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明察暗访 察:调查研究;访:查询。公开察看了解;暗中调查访问。指用不同方式;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颂扬。清 林则徐《覆奉访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谕旨,明察暗访,不必丞丞。”
暗中作梗 暗自从中阻挠、破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丁寅生《孔子演义》第四回:“殊不知地主是贤大夫,早知成邑本届田赋收不到,必然是公克在暗中作梗争权,便令他的庶兄敬叔密往调查。”
潜移暗化 见“潜移默化”。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思想、作风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见小暗大 指小事清楚,大事糊涂。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孔子家语 五仪解》:“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明廉暗察 犹言明察暗访。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调查。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八卷:“正不怕明廉暗察,信不让于春秋里季札,治不让颖川黄霸。”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多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常跟“明修栈道”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群音类选 <桃园记 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暗箭伤人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去暗投明 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改邪归正。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今愚弟来归,实是去暗投明,脱鬼成人之幸。”
暗中摸索 摸索:探索、寻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③比喻无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钻研事理。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只靠自己力量去摸索探求。唐 刘餗《隋唐嘉话》中卷:“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何逊)、刘(刘孝绰)、沈(沈约)、谢(谢眺),暗中摸索着,亦可识之。’”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决断能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九十一 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明珠投暗 见“明珠暗投”。作宾语、定语;指误入歧途。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鱼肉。”
暗礁险滩 暗礁:隐没在水中的岩石;险滩:水流湍急的地方。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危险。
明人不作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作宾语、定语;指为人的准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这伙计既到上海之后,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他其中怕别有因由。而且明人不作暗事。”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作宾语、定语;指暮春景象。明 陈汝元《金莲记 归田》:“况当残春初夏之时,正值暗绿稀红之候,顿起愁绪,怎生消闷怀?”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作定语、状语;指没有光彩。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作定语、状语;指假意拒绝的样子。清 李渔《慎鸾交 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雾暗云深 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冯取洽《摸鱼儿·玉林君为遗蜕山中桃花赋》词:“玄都观里应遗恨,一抹断烟残缕。愁望处。想雾暗云深,忘却来时路。”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暗中倾轧 背地里互相排斥打击。作谓语、宾语;指人背地斗争。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1回:“表面上卖个虚名,粉饰大局,其实暗中倾轧,入主出奴。”
潜滋暗长
头昏眼暗 犹言头昏眼花。作谓语、状语;指头脑眩昏,视力模糊。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你拉我扯,你问我问,缠得一个头昏眼暗。”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主谓式;作谓语;比喻暗中做坏事。元 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作宾语、定语;指没有目的。《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暗箭难防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阴谋手段令人难以防备。《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疑心生暗鬼 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宋 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弃暗投明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暗中盘算 指暗自在心中计算自己的得失等。作谓语、宾语;指暗自计算。
暗昧之事 暗昧:昏暗。指见不得人的丑事。作宾语;指见不得人的丑事。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暗察明访 察:细看,详审;访:寻访。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作谓语、定语;用于颂扬。《金史 世宗纪中》:“此辈暗察明访,皆著政声。”
背暗投明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作谓语、定语;指追求真理。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昏天暗地 见“昏天黑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天气或世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弗欺暗室 暗室:比喻暗中。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作谓语、定语;形容不做亏心事。《梁书·简文帝纪》:“弗欺暗室,岂况三光。”
明查暗访 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作谓语、定语;指调查了解情况。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8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
不明不暗 明:明亮;暗:昏暗。事实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秘密。作谓语、状语;用于事情等。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作宾语、定语;比喻暗中做坏事。明 陆采《明珠记 却婚》:“丈夫然诺重如山,暗室私心鬼神见。”
明珠暗投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主谓式;谓语、宾语、定语。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明抢暗偷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干坏事。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坏人滥伐森林,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升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盗名暗世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暗送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眉讨好。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 冯梦龙《挂枝儿 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作主语、宾语;用于较量的场合。《群英类选 清腔类 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
暗约偷期 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指男女私定终身。作谓语;多用于男女之间。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一折:“又不是月下星前,暗约偷期。”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明·周楫《西湖二集·觉阇黎一念错投胎》:“‘定要废了他,教他这太子做不成……’这是: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待我到丞相跟前去,背他一场是非,叫他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明来暗往 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往来频繁。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浩然《艳阳天》第120章:“马小辫跟马之悦明来暗往,大伙儿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目字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作主语;形容暮春景象。唐 韩琮《暮春滻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半明半暗 光线不充足。作谓语、定语;指光线不充足。余华《活着》:“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那张脸半明半暗,他弓着背咳嗽连连。”
弃明投暗 与“弃暗投明”意相反,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亦作“背明投暗”。
暗无天日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柳暗花遮 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作宾语、定语;用于朦胧的景色。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转机时。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昏昏暗暗 指光线十分微弱。作定语、状语;用于光线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昏昏暗暗,灵前灯火失光明;惨惨幽幽,壁上纸钱飞散乱。”
花明柳暗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作谓语、定语;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唐 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领导者。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暗里使劲 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作谓语;用于较劲或竞争的场合。
暗室欺心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主谓式;作谓语;指暗中作坏事。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