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伸的成语

有关伸的成语

有关伸的成语共收录32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引而伸之 伸:展开。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有屈无伸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蠖屈求伸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作谓语、宾语;指等待东山再起。《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能伸能缩 能够伸缩自如作谓语、定语;指弹性大。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营长那宁折不弯的性格,在李正面前,就变成了能伸能缩的钢条。”
伸钩索铁 伸:伸直;索:绞合。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作谓语、定语;指力大。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伸头缩颈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眉头不伸 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小屈大伸 屈:委屈。伸:展开,发挥出来。先能够受点委屈,而后会大有作为的。作宾语、定语;指人能忍受委屈。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屈一伸万 伸:展开。屈身一人之下,凌驾于万人之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屈蠖求伸 蠖: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瞠目伸舌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惊讶等。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伸头探脑 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行为。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尺蠖求伸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引伸触类 亦作“引申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展脚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伸眉吐气 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高兴。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龙伸蠖屈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以屈求伸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作谓语、定语;指做事的策略。《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伸冤理枉 洗雪冤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能有几个伸冤理枉的?”
能屈能伸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人的性格。《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精神状态。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难伸之隐 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作宾语;指人的苦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蠖屈不伸 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清 戴名世《<齐天霞稿>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仰首伸眉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
伸大拇哥 竖起大拇指称赞。
握钩伸铁 伸:伸直。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作谓语、定语;指力大。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熊经鸟伸 见“熊经鸟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能伸能屈 见“能屈能伸”。作谓语;指人的性格。《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作谓语、定语;形容天很黑。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