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态的成语

有关态的成语

有关态的成语共收录46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曲尽其态 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绘画。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千形万态 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等。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态万状 极言状态之多。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形态。南朝·梁武帝《龙教寺碑》:“浮屠涌现,千态万状。”《宣和画谱·山水》:“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纔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态万状。”
风云变态 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作定语、谓语;形容诗文变化多姿。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千状万态 同“千态万状”。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形态。《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老态龙钟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等。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唐 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惺惺作态 形容假模假样的故作姿态。形容虚情假意的样子。惺惺:虚伪的样子。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柔情媚态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情媚态,则哑然笑;又忆浮萍断梗,何处追寻,则啜以泣。”
千姿万态 见“千姿百态”。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姿态之多。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穷态极妍 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作谓语;用于美好的事物。清·陈祚明《采菽堂诗选》第17卷:“大抵多发天然,少规往则,称性而出,达情务尽,钩沉索隐,穷态极妍。”
仪态万方 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指姿态多种多样。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动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女子。汉 张衡《同声歌》:“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步态蹒跚 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走路缓慢的姿态。
丑态百出 丑态:丑恶的样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个人或集体的形象。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仪态万千 见“仪态万方”。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子或事物。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故态复作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旧态复萌 旧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作谓语、宾语;指旧的习气或毛病。明 梅鼎祚《玉合记 嗣音》:“不欺师父,韩郎遣信到此,不觉故态复萌,情缘难断。”
穷工极态 穷:极。形容极其精致。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诗之穷工极态,于斯而至。”
柔情绰态 柔美的情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瑰恣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预言。”
装痴作态 故意装出呆傻的样子。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袁枚《新齐谐·借棺为车》:“持大斧出,劈棺,骂曰:‘业已到家,何必装痴作态。’死者大笑,掀棺而起。”
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作谓语、定语;指故意做作。
神态自若 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狂奴故态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偏正式;作宾语;称狂放不羁的人的老脾气。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严光》:“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炎凉世态 炎:指亲热。凉:指冷淡。世态:人情世故。指有的人得势时就巴结奉迎,失势时就十分冷淡。作宾语、定语;指社会百态。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炎凉世态,那里管甚幺大道理?”
一反常态 一反:完全相反;整个儿相反;常态:平常的情态。完全和平常的态度相反。形容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指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郭澄清《大刀记》第16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世态炎凉 凉:冷淡。指旧社会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宋 文天祥《杜架阁》:“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丑态毕露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丑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故作姿态 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作谓语、宾语;指故意做出某种样子。王朔《永失我爱》:“‘我就喜欢你这样。’我冲她背影嚷,‘不怕说实话,就怕故作姿态。’”
忸怩作态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故态复还 见“故态复萌”。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矜情作态 作态:故意作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做作。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态,局面太小。”
尽态极妍 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使仪态艳质完全表现出来。唐 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千娇万态 娇:妩媚可爱。形容女性容貌极其美好。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唐·徐凝《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楚楚作态 犹言矫揉造作。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处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凡人学词,功候有浅深,即浅亦非疵……楚楚作态,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剑态箫心 见“剑气箫心”。作宾语;指人刚柔相济。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千娇百态 娇:妩媚可爱。形容女性容貌极其美好。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南朝·陈·徐陵《徐孝穆集·杂曲》:“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
逸态横生 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北周庚信《<赵国公集>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
变态百出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作宾语、定语;指变化多。《新唐书 艺文志一》:“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姿态之多。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人情世态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明·陈所闻《新水令·填归去来词》套曲:“俺与那人情世态既相违,披襟散发最相宜。”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
装腔作态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做作。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教那厮越装模,越作势。”
姱容修态 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战国楚·宋玉《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
世态人情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柳腰花态 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宋 柳永《法曲献仙音》词:“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高情逸态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鸾姿凤态 比喻神仙的仪态。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