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倚的成语
有关倚的成语
有关倚的成语共收录63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倚山傍水 | 倚:依靠;傍:临近。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 作谓语、定语;指地理位置。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倚山傍水,约有十数间草房。” |
才高倚马 | 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才。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5回:“那秘书员成竹在胸,才高倚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 |
倚闾而望 |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作宾语;多用于父母等。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中立不倚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作谓语、定语;指不偏不倚。 | 《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倚闾之望 |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作宾语;多用于父母等。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9回:“姑母接了此信,见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许多倚闾之望。” |
倚门傍户 | 倚、傍:靠着。比喻做学问自己没有见解,只袭取别人的说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涿州纸衣和尚》:“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 |
倚马长才 | 倚:靠着。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 作宾语、定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7回:“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 |
倚门窥户 | 谓攀附企望于他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以为贱贵有伦,等威有序,以闲人持不急之务,朝夕倚门窥户,抑亦侍郎之所恶也。” |
倚人卢下 | 谓依靠别人生活。 | ||
倚翠偎红 |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 作谓语、定语;用于男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作宾语、分句;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祸福倚伏 |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无偏无倚 | 谓笔直而无偏斜。 |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 |
挟贵倚势 | 挟:倚仗。倚仗富贵权势。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一卷:“端邸挟贵倚势,盛气凌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克。” |
徙倚仿徉 | 徙倚:徘徊;仿徉:通“彷徉”,游荡无定。徘徊、游荡不定。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楚·屈原《楚辞·哀时命》:“然隐敏而不达兮,独徒倚以仿徉。” |
恃强倚宠 | 恃:倚仗;倚:仗恃。仗恃自己的手段高强和受到主人的宠爱。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争奈这嫦娥恃强倚宠,卖弄新鲜题目。” |
挟权倚势 | 挟:倚仗。凭借和倚仗权势。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他本是个君子人则挟权倚势,吹一吹登时教人烟灭飞灰。” |
无倚无靠 | 同“无依无靠”。 |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物。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近因父母双亡,无倚无靠,今已取到寓所。” |
辅牙相倚 |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 作谓语、定语;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菜、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 |
福倚祸伏 |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倚门倚闾 |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作状语、定语;指盼望子女归来。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偎香倚玉 | 偎:紧贴;依:靠着。指玩弄妓女。 | 作谓语、定语;指玩弄妓女。 | 元·徐琰《青楼十咏·初见》:“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 |
倚玉偎香 |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男子。 | 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
蒹葭倚玉树 |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 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
松萝共倚 |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我等本待和他琴瑟相谐,松萝共倚。争奈尘缘未断,蓦地思归。” |
倚天拔地 |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作宾语、分句;指祸福相生。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参前倚衡 | 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四字展现于眼前,乘车就好像看见这几个字在车辕的横木上。泛指一举一动,一。 | 作谓语、定语;指一切场合。 | 《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
倚官仗势 | 倚、仗:依靠、凭借。倚仗官府的权势(欺负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 |
利傍倚刀 |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古诗源·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
倚闾望切 |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亲老多病,倚闾望切,屡屡寄信前来叫卑职回去。” | |
倚势挟权 | 挟:倚仗。凭借权势,欺压别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行至郊外,撞见一个倚势挟权地葛彪,马踏死小生的母,又打死的浑家。” |
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
倚姣作媚 | 倚:凭借;姣:美好;媚:迷人。凭着自己美貌,任意撒娇胡闹。 | 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姣作媚,将及薛姨妈,后将至宝钗。” |
倚傍门户 | 谓依附、投靠某一门派或集团。 | 作谓语、定语;指没有自己的见解。 | 《明史·阉党传·门克新》:“克新,汝阳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叶灿、光禄卿钱春、按察使张光缙倚傍门户,且请速诛熊廷弼。忠贤大喜,立传旨行刑。” |
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气势宏伟。 |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倚门献笑 | 见“倚门卖笑”。 | 作谓语、定语;指妓女生活。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
不偏不倚 |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表示公正、中立。 |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泰山可倚 | 倚:靠。像泰山那样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
倚强凌弱 | 倚:仗恃;凌:欺凌。倚仗自己的强大而欺压弱小。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仗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
相倚为命 | 倚:依赖。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 宋·陆游《青阳夫人墓志铭》:“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 |
倚酒三分醉 | 倚:倚仗。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
倚闾之思 |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门上,想念亲人。指子女思念父母等。 | 作宾语;多用于子女等。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住了两个月,忽动力倚闾之思,遂买了回家人情物事。” |
倚马七纸 | 比喻文章写得快。 | 作宾语、定语;指文章写得快。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倚势凌人 | 凭借权势,欺侮别人。 | 作谓语、定语;指仗势欺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
卖俏倚门 | 俏:容态轻盈美好。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 作谓语、定语;指妓女生活。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 |
倚官挟势 | 倚仗官府的权势。 | 作谓语、宾语;指爪牙。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 |
祸福相倚 |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 主谓式;作宾语;指祸福倚伏。 |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倚财仗势 | 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 作谓语、定语;指仗势欺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
兼葭倚玉 |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 ||
倚门卖笑 | 旧时形容妓女的生活。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倚草附木 |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
倚庐之望 | 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 作宾语;多用于父母等。 | 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倚庐之望;而啮臂未仕,非图高盖之荣。” |
倚马千言 |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 作谓语、定语;指写文章。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倚人庐下 | 指依靠别人生活。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
偎红倚翠 | 谓亲狎女色;狎妓。 | 作谓语、定语;指玩弄妓女。 | 宋·陶榖《清异录·偎红倚翠大师》:“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
倚此为命 | 靠它作为生命的支柱。 | 作谓语;指靠着它才能活。 | |
相倚为强 | 倚:依赖。互相依靠帮助而强大。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宋·明帝《宣旨永嘉王子仁》:“正赖汝辈兄弟,相倚为强,庶使天下不敢窥战王室。” |
蒹葭倚玉 |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 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谦辞。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
倚马可待 |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 唐 李白《与韩荆州韩宗书》:“纵之以清淡,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
倚大欺小 | 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你就将铁锤打他,也算你倚大欺小,量窄不容。” |
倚门卖俏 | 指旧时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
倚势欺人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小人。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58回:“你强娶民女,私抢少妇,勾串地方官倚势欺人,又抗旨不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