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王的成语
有关王的成语
有关王的成语共收录79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擒贼擒王 |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做事先要抓关键。 |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 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鲁迅《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
天壤王郎 |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 作宾语、定语;指对丈夫不满意。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成败的结局不同。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占山为王 | 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 作谓语、定语;指称王称霸。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也就算完了。” |
独立王国 |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 作宾语;指独立的单位。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 《孟子·梁惠王下》 | |
张王李赵 |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 作宾语、定语;泛指一般人。 | 《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擒贼先擒王 |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 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做事先要抓关键。 |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振缨王室 |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陈·沈炯《祭梁吴郡袁府君文》:“日者明德世彦,振缨王室。” |
当刑而王 |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世。 | 《汉书 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等。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尊王攘夷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
王佐之材 | 佐:辅助。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9卷:“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 |
公子王孙 | 指王公贵族子弟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王公贵族子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
二帝三王 |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 作主语、定语;指古代的帝王。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
圣帝明王 |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皇帝。 | 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
淮王鸡犬 | 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作宾语、定语;指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
王法无情 | 王法: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这两个都不待秋后取决,才见的官府内王法无情。” |
打出王牌 | 使出杀手锏去制约别人。 | 作谓语;用于处事。 | 莫应丰《将军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话,决心打出自己的王牌,压一压对手的邪气。” |
霸王别姬 |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 作宾语、定语;指强行办事。 | 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
富比王侯 | 王侯:王爵和侯爵,泛指显赫的爵位。形容非常富有。 | 作谓语、定语;指很富有。 | |
王公贵戚 | 泛指皇亲国戚。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宣和画谱 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 指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的人被称寇贼。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 | 复句式;作分句;形容成功了就权势在手,失败了就被动挨打。 | 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
大水冲了龙王庙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作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富埒王侯 |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富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
霸王风月 |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作宾语;指粗暴作风。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
王后卢前 |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后以“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
耻居王后 |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志向等。 |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
天王下界 | 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严的吏役。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若到乡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临凡一般。” |
淮王鸡狗 |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作宾语、定语;指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
王公贵人 | 国君重臣。泛指高官贵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书·秦秀传》:“王公贵人,复何畏哉!” |
王孙公子 |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
张王赵李 |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泛指一些人。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事情等。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 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慨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
王孙贵戚 | 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群音类选 好事近 游春》:“觑雕鞍骏马,会王孙贵戚,谩把金尊倒,有时节沉醉花前,把金丸坠落飞鸟。”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
大水淹了龙王庙 |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 作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
千乘之王 | 千:极言其多。指天子。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天子。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 |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 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
败寇成王 | 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 柳亚子《题莽男儿‘说部’为陈巢男作》:“败寇成王谁定论?恩牛怨李此旁观。”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侯王将相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高官。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
成者为王,败者为贼 | 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成败的结局不同。 | 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
王公大人 | 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
成王败寇 | 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草寇。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
鹅王择乳 |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 | 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 |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事见《祖庭事苑》卷五。清·钱谦益《与素华禅师书》:“《宗镜》删订,非鹅王择乳不能具此心眼。” |
霸王之资 | 资:凭借。争霸称王的资本。 | 作主语、宾语;指称霸的资本。 |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
称王称霸 |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 |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独断专行为所欲为的人。 | 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
买王得羊 | 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等。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曳裾王门 | 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 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
称王称伯 | 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 作谓语、宾语;比喻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 清·吴乔《答万季崊诗问》:“今人拘于宋人之说诗,而不问唐人违合,莫不称王称伯,狐魅后学,使尊奉己学。” |
老王卖瓜 | 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 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 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
王侯将相 |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贵族。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齐王舍牛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乃心王室 |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忠于朝廷。 | 《尚书 康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
成王败贼 | 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贼寇。 |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 清·张岱《皆令操》附燕客《和操》:“成王败贼,史能饰词。” |
目无王法 |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 作谓语、定语;指无法无天。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
牛皮大王 | 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会吹嘘的人。 | 李晓明《平原枪声》:“都是牛皮大王!” |
内圣外王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
王佐之才 | 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
王八羔子 | 王八:俗称乌龟或鳖。比喻妻子不忠、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 |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骂人。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我们在牢里的时候,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 |
王贡弹冠 |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
南面称王 |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称帝。 |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
称帝称王 | 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 作谓语、宾语;比喻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王祥卧冰 |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作宾语、定语;用于孝子。 | 《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
敌王所忾 |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
图王霸业 | 图:谋求;霸业:称霸。指谋求称王称霸。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
帝王将相 |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 作主语、宾语;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权力极大的人物。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