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待的成语

有关待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待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枕戈待敌 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遵养待时 同“遵养时晦”。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害卿兄弟,独夫介立,遵养待时,臣节讵久。”范祥雍校注:“此言尔朱荣待有时机,即欲篡夺。”
束手待死 同“束手待毙”。作谓语、定语;指等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为人处世。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待价而沽 等到好价钱再出售(沽:卖)。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
指日而待 见“指日可待”。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期不远。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计日以待 见“计日而待”。作谓语、状语;形容为时不远。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计日而待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为时不远。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宽以待人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另眼相待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作谓语、宾语;指特殊照顾。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持重待机 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
待时而举 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作谓语;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嗷嗷待食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待答不理 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冷淡。冰心《南归》:“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不知船停在哪里,也许是没有到罢!’”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坐而待曙 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谨。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同等对待 同等看待,等同对待。作谓语、宾语;指同等看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连动式;作谓语;形容殷切地盼望。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悬鼓待椎 《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
待时守分 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作谓语、定语;指等待时机。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责己重,待人轻 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唾手可待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急不及待 见“急不可待”。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急切。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无待蓍龟 待:等待;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而吉凶已经大白。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大乎蓍龟。”
亡不待夕 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责:要求;详:完备,引申为苛求;廉:少。对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宽松。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唐·韩愈《原毁》:“今日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虚左相待 虚:空着;左:古代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回:“素闻老先生品位崇高,学问醇正,敬以参谋之位,虚左相待。”
百端待举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事业刚举办或刚接办时。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推诚待物 诚:真心;物:他人。以诚心对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明史·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密约会。唐 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待贾而沽 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待时机。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更待何时 更:再,复。指不必再等待,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作谓语;指不必等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到这里却去不得,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
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交往。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百废待兴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都有待重新做起。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来世不可待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藏器待时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怀才等待时机。《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直待雨淋头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连动式;作谓语;指坐以待毙。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待势乘时 势:形势。静观形势,利用时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据先生甘贫守困,待势乘时,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翘足可待 翘足:抬起脚。一举足的时间内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实现。作谓语;比喻很快就能实现。清·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种种危亡,翘足可待,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
韫椟待价 韫:藏;犊:木匣子。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扫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连动式;作谓语;表示热忱迎客。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朋僚函札 向荣来函》:“如阁下允为留营,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
百废待举 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一切事都有重新做起。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枕戈以待 同“枕戈待旦”。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提防。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冷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蓄盈待竭 蓄:积蓄,储藏;竭:干涸。积蓄部队的锐气,等待对方士气低落时再出击。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清·汪宗沂《卫公兵法·将务兵谋》:“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
坐而待毙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决不待时 谓对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故谓。
虚席以待 空着位置等待。作谓语;指留着位置恭候。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
逸以待劳 犹以逸待劳。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严阵以待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作谓语、定语;形容心情急迫。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宋江秉烛待旦。”
括目相待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虚位以待 留着位置等待。偏正式;作谓语;指留着位置恭候。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无千待万 见“无千无万”。作宾语、定语;指极多。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黄科才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说屈的多。”
东阁待贤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作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停工待料 停止生产,等待原料。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待材料。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
翘首以待 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作谓语、状语;用于期盼。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拭目而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作谓语;形容殷切地盼望。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岁月不待人 岁月:时间;待:等。指时间流逝,不因人而停留。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等。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整装待发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连动式;作谓语;指做好充分准备。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坐而待弊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束手待毙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敛手待毙 犹言束手待毙。作谓语、定语;指等死。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竭诚相待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作谓语、宾语;用于交往。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严陈以待 见“严阵以待”。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作谓语;同“虚位以待”。《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赤心相待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作谓语、定语;指处世。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清 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待人接物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席珍待聘 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主谓式;作谓语;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用逸待劳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等。《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冀。”
坐以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刻不待时 谓时间紧迫。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天雨花》第21回:“刻不待时遭大祸,叫我三人那里奔。”
跷足而待 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作谓语;指预言不久将发生的事。语出《汉书·高帝纪》:“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蕴奇待价 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物,等待适当的价钱。比喻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作谓语、定语;指人有才待施展。《梁书·武帝纪》:“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
以佚待劳 见“以逸待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相待如宾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相待而成 相互辅助以取得成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故经渭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为人处世。《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急不可待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偏正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急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待机再举 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坐以待亡 待:等待。坐着等死。形容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梁启超《政闻时言·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
企踵可待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作谓语、定语;指即将成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则萧、曹、周、韩之伦,何足不致,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
以礼相待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守先待后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陈确《答沈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必可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刮目相待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红丝待选 选:选择,挑选。指为女儿择女婿。作宾语、定语;用于择亲。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随夫贵达也。”
百凡待举 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作谓语、定语;用于事业刚举办或刚接办时。平佚《临时政府成立记》:“而沪军陈都督,复以民军倡义伊始,百凡待举,无总机关以代表全国,外人疑虑,交涉为难。”
不待蓍龟 蓍龟:古时卜筮,用蓍草和龟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决定。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作谓语;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折节待士 指屈己待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周书 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宁:宁愿;筹:计划。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知人待士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作谓语、定语;指对待人的态度。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作宾语、定语;指不知变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