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临的成语
有关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临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临难不慑 | 临:面对;难:灾难;慑:害怕,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 作谓语、定语;指人沉着、冷静。 | 明·屠隆《彩毫记·预识汾阳》:“看这绑缚汉子,伟干长躯,丰神轩举,临难不慑,必是人豪。” |
临危下石 | 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 作谓语、定语;指陷害人。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
临财不苟 |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
临机制变 |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随机应变。 | 《周书·陆腾传》:“必望临机制变,未敢顶陈。” |
临危自悔 | 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 |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意志。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
临期失误 | 临:及,到。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 作谓语;指不守诺言。 | 《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却乃连日酗酣,临期失误,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 |
临危自省 | 省:醒悟。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 | 作谓语;用于遇到危难时。 | 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
玉树临风 |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
临危效命 | 效:献出。面对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生命。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 |
临事制变 |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随机应变。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
降尊临卑 |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
临危不惧 |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临危不挠 | 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
临河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
临去秋波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 作宾语、定语;用于男女之间。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
临危不苟 | 临:面对;苟:苟且,草率。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 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
临深履尾 | 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
临危不惮 | 临:碰到,面临;惮:畏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害怕。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沉着。 |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临危不惮,赴救远征。” |
处高临深 | 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 作谓语、定语;指面临危险。 | 汉·扬雄《酒箴》:“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
如履如临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临河欲鱼 | 临:面对;欲:想要。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作谓语、定语;用于空想。 | 《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 |
临川羡鱼 |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 汉 扬雄《河东赋》:“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
临难苟免 | 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 连动式;作谓语;指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
唐临晋帖 |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
据高临下 |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 作谓语、定语;同“居高临下”。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
身临其境 |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
临死不怯 | 怯:胆小,害怕。面临危险而毫不胆怯。 | 作谓语、定语;指胆大志坚。 | 宋·洪迈《夷坚乙志》:“为言此人临死不怯,似亦可用。” |
临时抱佛脚 |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 作宾语、定语;指仓猝应付。 | 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临阵磨刀 | 临:到;快要;阵: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阵势;这里指上阵打仗。枪:梭镖一类的兵器。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居高临下 | 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 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 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
临机能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
临潼斗宝 | 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 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夸富斗奢、争强赌胜的行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 |
临别赠言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作宾语、定语;指分别时的忠告。 | 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
监临自盗 |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 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 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
临危履冰 | 临:面临;履:踩,踏。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
临阵脱逃 | 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临崖失马 | 失:遗失,丧失。比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明·沈受先《三元记·错认》:“我且回程,又不是临崖失马,有何劳顿?” |
临危不顾 |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 《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
履薄临深 |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大祸临门 |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 作宾语、定语;指面临危机。 | 浩然《艳阳天》第139章:“大祸临身了。他们日夜害怕的事情,落在头上了。” |
犬牙相临 | 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 | 作谓语、定语;用于地形等。 | 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
大祸临头 |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 作宾语、定语;指面临危机。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
临难不顾 | 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齐王房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临军对阵 | 临:面对。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的场合。 | 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
临渊羡鱼 |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临难不避 | 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 作谓语、宾语;指人很勇敢。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
临敌易将 | 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
临水楼台 | 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优先。 |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
兵临城下 |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要。 |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
临风对月 | 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丘处机《沁园春·示众》词:“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
临难不屈 | 临:面临;屈:屈服。临到危难,仍不屈服。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旧唐书·刘弘基传》:“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
棨戟遥临 | 棨戟: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 作宾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 唐·王勃《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
双喜临门 | 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 作谓语、宾语;指好事成双。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
握图临宇 | 图:图籍;宇:天下。掌握全国地图,君临天下。比喻拥有全国政权。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
临危致命 |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 连动式;作谓语;指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如临深谷 |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九十八:“如潜有所得,专如临深谷,战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门耳。” |
临食废箸 | 临:到,将要;箸:筷子。临到吃时却丢掉筷子。形容心神不宁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6回:“此用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
临文不讳 | 临:及;讳:避讳。作文时不须避讳。 | 连动式;作谓语;指作文时不须避讳。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
临渴穿井 | 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作谓语、定语;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临机应变 |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连动式;作谓语;同随机应变。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6卷:“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机应变,方略不同。” |
临深履薄 | 履:践;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临难不苟 | 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
临危制变 | 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
如临大敌 | 临:面对着。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张。 | 《旧唐书 郑畋传》:“畋还镇,搜乘补卒,缮修戎仗,浚饰城垒,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
登山临水 |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 联合式;作谓语;指游山玩水。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临机设变 |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随机应变。 | 《北史·侯深传》:“深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 |
瞎马临池 |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 作宾语、定语;指盲目行动。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临时慌忙应付。 |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临事而惧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 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临军对垒 | 临:面对;垒:军营,堡垒。面对敌方军队。指作战的场合。 |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的场合。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
临难不恐 | 临:到;难:灾难;恐: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 作谓语、定语;指人沉着、冷静。 | 《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
临机制胜 | 临:面临;机:时机,形势。临到机会来时能以谋略取胜。比喻机智灵活,富于谋略。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兵事临机制胜,非可预言,愿假臣一乘,使得预谋于行间。” |
亲临其境 |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 作谓语、定语;指亲自参加。 | 《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临阵磨枪 |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如临深渊 |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临别赠语 |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 偏正式;作宾语;指分别时的忠告。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
军临城下 |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作谓语、定语;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战国策 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
盛气临人 | 盛气:含着怒气;临:面对。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傲慢自大。 | 宋·楼钥《汪公行状》:“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婛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 |
临难如归 | 归:返回。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
临机辄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
临渴掘井 |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临财苟得 | 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 作谓语、定语;用于贪财的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
死到临头 | 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 作谓语、定语;指临死。 | 李晓明《平原枪声》:“马英如醉方醒,想不到死到临头却暂时逃出一条活命。” |
临崖勒马 |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阖第光临 | 阖第:全家。欢迎你全家来参加。 | 作谓语、宾语;用于邀请的客套语。 | 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
临水登山 | 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 作谓语、宾语;指游山玩水。 | 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况乎人生天地,岳镇东驱,良时美景,始云蒸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临池学书 |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 连动式;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 |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临锋决敌 | 锋:队伍的前列。面对兵锋与敌决战。 | 作谓语、宾语;用于战争与处世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
临深履冰 | 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谨慎戒惧。 | 作谓语、定语;指处境艰难。 |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
宗师案临 | 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尺。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与我这汤父母是极好的相与。二位老先生,想都是年家故旧?” | |
临渊结网 | 渊:深潭。临到潭边才编织渔网。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明·杨珽《龙膏记·游仙》:“早办个凤想仙缘,休等待临渊结网,只落得月缺花残。” |
临敌卖阵 | 即将上阵杀敌时,却逃离阵地。形容十分胆怯。 |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或处事等。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因为你两军对垒,临敌卖阵,敕旨教斩了你哩!” |
大难临头 |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临难无慑 | 慑:恐惧。面对危难,却无所恐惧。 | 作谓语、定语;指人沉着、冷静。 |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公处屯安贞,赋诗颓饮,视得失蔑如也,临难无慑。” |
临难不惧 | 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 作谓语、定语;指临危不惧。 | 《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
下临无际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