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闻的成语

有关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闻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因循守旧。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不问不闻 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冷淡。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旷古奇闻 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偏正式;作宾语;形容罕见的奇事。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知识。
不求闻达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动宾式;作谓语、主语;形容人不想出名。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耳不忍闻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作宾语、定语;用于凄惨的场面。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件或局面等。康有为《大同书》乙部:“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累一月描写之,当无人不恻动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矣。”
闻所未闻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道理、内容等。《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耳闻眼睹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作谓语、定语;用于亲眼所见。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作宾语、主语;用于自谦。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置若罔闻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作主语、宾语;指传说不一致。《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作谓语;指思念。《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惊见骇闻 见“惊耳骇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昭然著闻 昭然:明白的样子;著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符瑞之应,昭然著闻。”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方闻之士 方闻:有道而博闻。有道而博闻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非常生动。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腥闻在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作谓语、定语;指臭名远扬。《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秽德彰闻 秽:秽恶;秽德:丑恶的行为;彰:明显。丑恶的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如是我闻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作宾语、分句;为佛经开卷语。《佛地经论》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天下奇闻 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惊人的事物。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旷古未闻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偏正式;作宾语;指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厌闻饫听 谓充分听取。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曾巩《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浅闻小见 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谦等。明·王守仁《尊经阁记》:“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臭不可闻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作谓语、定语;比喻人名声极坏。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闻过则喜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洽闻博见 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兵闻拙速 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作宾语、定语;指作战策略。《孙子 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洽博多闻 指知识和见闻广博。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腥德发闻 腥德:秽恶的行径。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徐干《中论·虚道》:“是以辜罪昭著,腥德发闻,百姓伤心,鬼神怨痛。”
闻风而动 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行动迅速。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了然无闻 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闻所不闻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道理、内容等。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闻风远遁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为确实。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骇人闻见 见“骇人视听”。作谓语、定语;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没世无闻 谓终身不为人知。作谓语、定语;指十分没有名气。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闻融敦厚 待人温和宽厚。
亘古未闻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耳闻则诵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有闻必录 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湮灭无闻 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作谓语、定语;指默默无闻。《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闻风丧胆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碌碌无闻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名望。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
逸闻轶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件或局面等。清·叶燮《原诗·内篇》:“想其时,陈言为之祸,必有出于目不忍见,耳不堪闻者。”
千闻不如一见 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作宾语、定语;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宋·祖冲之《辩戴法兴难新历》:“夫为合必有不合,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尊闻行知 尊:尊重。重视听到的意见,实行已懂的道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传闻不如亲见 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后汉书 马援传》:“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作谓语、定语;指见闻不广。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耳闻目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闻风远扬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先行后闻 犹先斩后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遗闻轶事 散失;遗传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联合式;作宾语;指史书未记载的事。宋 周密《武林旧事》:“此十卷之本,乃从毛氏汲古阁之版传抄。首尾完其,其间遗闻轶事,皆可备考稽。”
耳闻眼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作谓语、定语;用于亲眼所见。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博物多闻 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作谓语、定语;指见多识广。南朝 宋 范晔《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夜》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鹖冠子·度万八》:“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暗,有义而失谥。”
逸闻琐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博闻强志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记忆力。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多闻阙疑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作宾语、定语;指学习虚心。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昧昧无闻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声无息。《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诟如不闻 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量大。
声闻过实 声闻:名誉。名声超过实际。作谓语、定语;指名声超过实际。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正所谓声闻过实,君子耻之。”
传闻失实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单见浅闻 见识短浅。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见识。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连动式;作谓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广见洽闻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见识。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杜耳恶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前所未闻 从来没有听说过。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从来没有听说过。宋 周密《齐东野语 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晋惠闻蛙 比喻愚昧寡闻。作宾语、定语;指人愚昧。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遐迩著闻 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近代有王,号鸯输代摩,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见闻不广。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僾见忾闻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漠漠无闻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声无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5回:“漠漠无闻至于百姓忘其姓名还是好的,还有提其名讳而讪骂及之者。”
不相问闻 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仁心仁闻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耸人听闻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名声很大。《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殚见洽闻 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见多识广。汉 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遗闻逸事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
一闻千悟 形容悟性极高。谓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得大总持,一闻千悟。”
目见耳闻 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作谓语、定语;指亲自见闻。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喜见乐闻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作谓语、定语;指很受欢迎。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
闻风响应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闻风响应。”
耸动听闻 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作谓语、定语;指夸大或捏造事实。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囿于见闻 拘泥于所见所闻。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符合真实情况。”
闻名丧胆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