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死的成语

有关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死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长生不死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作谓语、定语、宾语;同“长生不老”。晋·葛洪《抱朴子·辨问》:“长生不死,以此责圣人,何其多乎?”
死皮赖脸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生同衾,死同穴 衾:被子。生时共用一条被子,死后合一个坟墓。形容夫妻恩爱。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间。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
底死谩生 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作谓语、宾语;指想尽办法。南唐 冯延巳《应天长》词:“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生死醉梦 醉:沉酣。形容非常专心。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戴进传》:“生死醉梦于绘事,故学精而业著,业著而名远。”
生死苦海 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作宾语、定语;用于宗教等。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虽死犹生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作谓语;指死得有价值。晋 常璩《汉中士女志 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七生七死 见“七死七生”。
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或事物没有生气。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束手待死 同“束手待毙”。作谓语、定语;指等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计出万死 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九死一生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人的经历。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作谓语、定语;指缄口不言。老舍《四世同堂》:“别跟我装蒜了,死不开口。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视死若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怕死。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九死未悔 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作谓语、宾语;形容意志坚定。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脸色差。《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不自由,毋宁死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作谓语、分句;指人追求自由。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
死说活说 一定要作状语;用于口语。从维熙《故乡散记》:“她死说活说把几条鱼放在锅台上。”
生死无贰 贰:背叛,有二心。至死没有二心。指十分坚定。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立场等。《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陷阵则生死无贰,其所以致胜于我者,殆不尽由船坚炮利之故。”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作分句、宾语;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贫富悬殊。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之死不渝 同“之死靡它”。作谓语、定语;指人忠诚。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醉生梦死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七死八活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联合式;作状语;形容痛苦不堪或濒临死境。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不生不死 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半死不活。《入楞伽经》第八卷:“如来藏世间,不生不死,不来不去,常恒清凉不变。”
兔死狐悲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罪合万死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罪恶极大。作谓语、定语;指罪恶极大。《魏书·房法寿传》:“臣既小人,备荷驱使,缘百口在南,致拒皇略,罪合万死。”
守死善道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或事物没有生气。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死相枕藉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自生自死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吕皓《上孝宗皇帝书》:“宜宥而不获宥,宜诛而不及诛,是虽匹夫之幸不幸,犹蝼蚁之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间,固无损于造化之功也。”
死地求生 求:寻取。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作谓语、宾语;指在很危险的境地中求生。《新唐书·赵孇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认死扣儿 坚定地认为;固执己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救死扶伤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分句;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同生死共患难 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出生入死。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方志敏《狱中纪实》:“将狱中情形描写出来,使全国红军和革命的工农群众,知道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正在国民党监狱内,挨日子。”
生拖死拽 形容强行拖扯。作谓语、宾语;指强迫。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死无对证 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作宾语、定语;指无法核对事实。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怕死鬼 怕死的人。作宾语、定语;多用于骂人。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死求百赖 见“死乞白赖”。作谓语、宾语;指不停地纠缠。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你死求百赖的叫我出去,出去干什么呀?”
死有余责 犹死有余辜。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死伤枕藉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吴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来乘着北风,满拽帆篷而来,到此收篷不及,被守义一阵弩箭,射得众鞑子死伤枕藉。”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死气沉沉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十死一生 形容生命非常危险。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命非常危险。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死标白缠 极力纠缠。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8回:“若不是狄周死标白缠,他还要抓空子逃跑。”
生别死离 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作宾语、主语、定语;指生死永别。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死生有命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作宾语、定语;指宿命论。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视死如生 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汉·晁错《守边劝农疏》:“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狡兔死,良犬烹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寂若死灰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矢死无贰 矢:通“誓”;贰:二心。誓死不怀二心。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明史·忠义传·琴彭》:“茶笼守彭被困孤城,矢死无贰。”
一潭死水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抵死瞒生 见“抵死漫生”。作谓语、定语;形容竭尽思虑。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着脱身利己的机谋,正中这抵死瞒生的手策。”
罪当万死 形容罪恶极大。作谓语、定语;指罪恶极大。《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生死荣辱 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处世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鹿死谁手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主谓式;作宾语;用于比赛。《晋书 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生寄死归 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作宾语、定语;指置生死于度外。《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作宾语、分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贪生畏死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生死不易 易:改变。活着还是死了都不改变。形容对理想、情谊等的忠贞不移。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感情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权曰:‘孤与子渝,有生死不易之盟。’”
死而无憾 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作谓语;指死而无悔。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死不要脸 指没有害羞的意思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知羞耻。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妈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脸。”
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 之地矣。”
畏死贪生 畏:害怕。害怕死亡,贪恋生存。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没有骨气。明·陆采《明珠记·吐衷》:“古人然诺处,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贪生不向前。”
老死牖下 牖:窗。形容得享天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生死轮回 轮回: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所做的善恶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像车轮回旋不停一样。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等。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来日修,每日去频发愿,过今年捱到来年,担阁了修行仙道远,则这生死轮回怎遣!”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作谓语、定语;指有节操。《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置之死地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作谓语、定语;指害人。《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忘生舍死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作谓语、定语;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帐前空挂着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
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死而不悔 悔:悔恨,懊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坚决。唐·赵蕤《反经·是非》:“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诗经 鄘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
死得其所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贼心不死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作谓语、定语;指坏主意。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7章:“这伙强盗贼心不死,说不定下一步对咱会更毒。”
回生起死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欣生恶死 欣:喜悦;恶:憎恨,讨厌。贪生怕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8卷:“元始天尊告诸四众:一切众生,贪着有功,欣生恶死。”
千生万死 谓历尽艰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经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
轻死重义 见“轻死重气”。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枯木死灰 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其消极悲观。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作宾语、定语;指攻击失势的人。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誓死不二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至死也不变心。鲁迅《华盖集 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起死人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冒昧从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鹿死不择荫 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作宾语;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地方。见“鹿死不择音”。
死病无良医 死病:不治之症。比喻无法挽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孔丛子·执节》:“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日死病无良医。”
至死靡他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作谓语、定语;形容立场坚定。《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死脑瓜骨 不开通。作宾语、定语;指不开通。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作谓语、定语;指生死与共。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我党在根据地内细心地认真地彻底地争取群众、和群众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务,较之过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义。”
抵死谩生 谩:谎骗。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竭尽思虑。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待阎王道俺无凭准,抵死谩生断不定,也不共他争,我专指着伊家做照证。”
哀莫大于心死 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悲哀的程度比心死还重。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起死人而肉白骨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胎死腹中 比喻一件事情还在筹备阶段就夭折。作谓语、定语;指中途夭折。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这支即将新生的部队又将面临灭顶之灾而胎死腹中了。”
生死未卜 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等。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5回:“急的是母亲生死未卜,深怕见了面不能说话,仍和不见一般,岂不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