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鼻的成语

有关鼻的成语

有关鼻的成语共收录43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鼻肿眼青 鼻子肿起,眼圈发青。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清 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鼻塌唇青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
鼻青眼肿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踏床啮鼻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作宾语、定语;指强词夺理。《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鼻青眼乌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古华《水酒湾纪事》:“若不趁早回头……肯定有跌大跤子、鼻青眼乌的时侯。”
鼻蹋嘴歪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作定语、状语;指人的长相。
异香扑鼻 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力欲心。”
眼观鼻,鼻观心 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鼻端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见“鼻头出火”。
脸青鼻肿 形容脸部伤势重。
掩鼻偷香 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鼻孔辽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作谓语、定语;指人自大。见“鼻孔撩天”。
守着鼻子摸着腮 形容彼此紧挨着作定语;用于口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外头守着鼻子摸着腮的都是人,我守的这点去处连足也摸不过来,……支了他那里去?”
听人穿鼻 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南史 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抹一鼻子灰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作谓语;指自讨没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横挑鼻子竖挑眼 比喻百般挑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百般挑剔。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鼻塌脣青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脣青,简直不成模样。”
掩鼻而过 掩:遮盖。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对错误言行的蔑视。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碰一鼻子灰 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作谓语、状语;形容熟睡。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联合式;作补语;形容人被打。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抓牛鼻子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作谓语、定语;指抓重点。
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十分悲痛。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牵着鼻子走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作谓语;指受人支配。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九章:“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这是兵家最忌!”
有鼻子有眼 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谎话。浩然《艳阳天》第64章:“孙桂英心里狐狐疑疑的,听马凤兰说的有鼻子有眼儿,也就信了。”
捻着鼻子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作谓语;指人忍气吞声。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诅咒人。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鼻孔朝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作谓语、定语;指人自大。见“鼻孔撩天”。
鹰鼻鹞眼 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作宾语、定语;形容的外表。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
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耳满鼻满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作谓语、状语;用于口语。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仰承鼻息 仰:倚靠;鼻息:呼吸。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作谓语、定语;指傍人门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仰人鼻息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鼻青眼紫 鼻子发青,眼圈发紫。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张石山《甜苣儿》:“果然,没隔几天,场里打麦子的时候,四黑牛找个碴儿,劈头盖脑地把甜苣儿打个鼻青眼紫。”
鼻垩挥斤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作谓语、定语;指指正错误。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一鼻孔出气 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作宾语;常用在“碰了”之后。《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鼻孔撩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作谓语、定语;指人自大。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鼻青额肿 鼻子发青,额头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作定语、状语;形容人被打。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愿经过几回鼻青额肿的教训后,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为。”
开山鼻祖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作宾语;指开创者。孙犁《关于中篇小说》:“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