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盖的成语

有关盖的成语

有关盖的成语共收录59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驷马高盖 见“驷马高车”。作宾语、定语;形容显达富贵。《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黄金白璧,重礼也;驷马高盖,荣势也。”
披头盖脑 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作状语;指正对着头部。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一床锦被遮盖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宋 周密《齐东野语 淮西之变》:“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
暴衣露盖 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作谓语;用于奔波。《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欲盖弥彰 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气盖山河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遮地盖天 同“遮天盖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数量多。李季《五月端阳·打横山》:“大小据点一扫光,红军和赤卫军遮地盖天。”
扑天盖地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来势很猛。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兜头盖脸 正对着头和脸。作状语;同“劈头盖脸”。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还拿起擀面杖,兜头盖脸一顿打。”
冠盖如市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作定语、谓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有力官绅‘视为利薮,群思攘夺……门前冠盖如市’。”
冠盖云集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作定语、谓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欧阳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洋洋大观。”
劈头盖脸 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形容态度不好。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盖世之才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作宾语;指无与伦比的英才。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文章盖世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苏琼善词》:“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性情风流。”
函盖干坤 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盖不由己 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作谓语;同“身不由己”。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功盖天地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作谓语、定语;指功劳大。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周瑜打黄盖 两相情愿。作宾语、定语;指两相情愿。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雄才盖世 盖:压倒。杰出的才能压倒一切。比喻才能高超,无与伦比。作谓语、定语;指人才华无与伦比。
轩盖如云 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陈子昂《冬夜宴临邛李录事宅序》:“楼如若画,临故国之城池;轩盖如云,总名都之车马。”
朱轓皁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倾盖如故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函盖乾坤 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五灯会元 云门偃禅师法嗣 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
欲盖而彰 犹欲盖弥彰。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适得其反。《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天不盖,地不载 盖:遮盖,掩盖;载:装载。形容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作定语;用于口语。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
劈天盖地 划破天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作状语;形容声势浩大。
冠盖相属 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遣使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之。”
漫天盖地 遍布天地之间。作定语、状语;形容众多而密集。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黄旗紫盖 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作宾语、定语;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衣不盖体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生活贫困。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盖世无双 盖:压倒。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独一无二。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金光盖地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才华盖世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才华很高。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来势很猛。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冠盖相望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往来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
敝盖不弃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作宾语、定语;指爱惜物品。《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盖棺事定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明 冯惟敏《耍孩儿 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盖棺事已 盖:遮盖;已:停止。人死了,事情才算完结。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盖世英雄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非常杰出人物。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盖棺定论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功高盖世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作谓语、定语;指功劳大。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布天盖地 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来势很猛。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紧,布天盖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胜仗是不小,俘虏布天盖地,搁火车拉呀。”
遮天盖日 同“遮天蔽日”。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朱轓皂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 梁 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朱轓皂盖,古无滥秩。”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交情。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方底圆盖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作宾语、定语;指事物不投合。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卷铺盖 收拾行李离去。比喻被解雇或辞去职务,离开原来工作地点。作谓语、宾语;指解雇或炒鱿鱼。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叫他去开销蒋福,立时三刻要他卷铺盖滚出去。”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的交情。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盖地而来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作谓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遮天盖地 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严阵《竹矛 大旗歌》:“啊,团结的大旗,啊,我们遮天盖地的红云!”
冠盖如云 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很多。冠:礼帽;盖:车篷。二者借指官吏士绅。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东汉 班固《西都赋》:“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拔山盖世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勇猛无比。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倾盖之交 盖:古车篷;倾盖:停车。指一见如故的朋友。作主语、宾语;指朋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误认倾盖之交,遂罹丧资之祸。”
屋下盖屋 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创新。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盖头换面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变化等。明 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函盖充周 包容一切。作谓语;指包含的东西非常多。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先生于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
盖棺论定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连动式;作谓语;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明史 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功盖天下 功劳天下第一。作谓语、定语;指功劳大。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