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坐的成语
有关坐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坐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坐树无言 | 见“坐树不言”。 |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坐镇雅俗 |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梁·任乧《为萧扬州荐士表》:“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 |
坐上琴心 |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
正襟安坐 | 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昔贬涪州,过汉江,中流船几覆,举舟之人皆号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诚敬,已而船及岸。” |
整衣危坐 | 危坐: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 |
坐视不顾 | 坐:不动。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观看不去援救。 | 作谓语、宾语;指见死不救。 |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以有疏财仗义之张大公在,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未有坐视不顾,而致其剪发也。” |
坐而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 |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
行监坐守 | 监:监视;守:看守。指对人的一言一行都在严密地监视和看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 |
坐失事机 | 同“坐失机宜”。 | 作谓语、宾语;指浪费机会。 | 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 |
如坐云雾 |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
裹粮坐甲 |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
坐而待曙 | 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谨。 |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 |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
坐吃享福 | 呆板单调地生活,消极地,被动地生活,光吃和生长,别的什么也不干。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劳而获。 | |
坐收渔利 |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朋坐族诛 | 坐:坐罪。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整个家族被杀掉。比喻株连治罪,残暴统治。 | 作宾语、定语;用于刑罚等。 | 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 |
一坐尽惊 | 谓满座皆惊服。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
坐不重席 |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走杀金刚坐杀佛 | 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
坐山看虎斗 | 比喻暂不介入双方的斗争中,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 作宾语、分句;指坐观成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都是全桂子的本事。” |
正襟危坐 |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 《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
坐于涂炭 |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 作谓语、定语;指困境。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
坐视成败 | 见“坐观成败”。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 |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 作宾语、定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
一坐尽倾 | 满座倾慕。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按,《汉书》本传颜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 | |
如坐针毡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情不安。 |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坐客无毡 | 毡:兽毛毡子。客人来人没有毡子可坐。形容清贫的生活。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唐·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行思坐筹 | 见“行思坐想”。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
安坐待毙 |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连动式;作谓语;指坐以待毙。 |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
坐不安席 |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作谓语、定语;指坐立不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
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 |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
坐享其功 | 见“坐享其成”。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鲜卑奉顺威灵,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中国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 |
坐耗山空 | 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 《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家庭方面,自他调入蒙古之后,又无他人可以生产,坐耗山空,望他多多设法,以济家用。” |
坐糜廪粟 | 糜:浪费;廪:米仓;粟:谷子,泛指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 作谓语、定语;用于讽刺。 | 明·刘基《卖柑者言》:“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
坐山观虎斗 |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
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休养》:“中国有两句谚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坐地分账 | 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 作谓语、宾语;指瓜分赃物。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账。” |
行动坐卧 |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 |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
坐言起行 |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 作宾语;指人言行必须一致。 |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
众人广坐 |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 作宾语、定语;指公共场合。 | 《史记 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
坐地分赃 | 赃:赃物。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 《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 作宾语、定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 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
一坐一起 | 犹言一举一动。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吴子·论将》:“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 |
坐而待毙 |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 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坐贾行商 | 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范成大《题南塘客舍》:“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复从容唱渭城。” |
坐无虚席 |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 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 | 《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
坐立不安 |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
使酒骂坐 | 见“使酒骂座”。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武安遂怒,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 |
摇席破坐 | 见“摇席破座”。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2回:“且教他孝顺席尊众亲两套词儿着,你这狗才就这等摇席破坐的。” |
平起平坐 | 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地位相同;权力相等。 |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双方面。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 |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
坐靡廪饩 | 廪:米仓;饩: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 作谓语、定语;用于讽刺。 | 明·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知府周公行状》:“若乃反复淹绵,坐靡廪饩,臣罪益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 |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坐不窥堂 |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
稳坐钓鱼台 | 不管外界有何变化,只照老规矩办事。非常镇静,沉得住气,稳居于自己的位置上。 | 作谓语;指能沉得住气。 | 康濯《牲畜专家》:“人家呢,稳坐钓鱼台,对住你察颜观色。” |
束手坐视 | 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 《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 |
行住坐卧 | 指一举一动。 |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坐卧不宁 | 同“坐卧不安”。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
坐不垂堂 | 垂堂:近屋檐处。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停留。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坐失良机 |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
行坐不安 | 行:走。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瑜闻大惊,行坐不安。” |
坐而待弊 |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 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坐戒垂堂 | 见“坐不垂堂”。 | 作谓语、定语;指人自爱。 | 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
坐吃山崩 |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山崩。” |
坐视不理 |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君职司爽鸠,应为民除害,坐视不理,将何以辞其责也?” |
满坐风生 | 亦作“满座风生”。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采动人。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 |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坐冷板凳 |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 作谓语、定语;指不受重视。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
整襟危坐 | 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 |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 元·脱脱 《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 |
璧坐玑驰 | 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 ||
坐以待旦 |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
日坐愁城 |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作谓语;指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
衣狐坐熊 | 衣:穿。穿着狐皮衣服,坐在熊皮上。形容生活奢侈。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于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
坐井窥天 | 见“坐井观天”。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见识少。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江陵》:“以此定李杜优劣,诚坐井窥天也。” |
坐地分脏 |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 ||
坐筹帷幄 | 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 |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 《新唐书 郑畋传》:“坐筹帷幄,终能复国云。” |
灌夫骂坐 | 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 作宾语、定语;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
如坐春风 |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 |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第四卷:“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
坐卧针毡 |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
坐无车公 | 坐:通“座”,坐席;车公:晋人车胤。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晋书·车胤传》:“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
坐薪尝胆 | 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作谓语、定语;指奋发图强。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稳坐钓鱼船 | 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 作谓语;指能沉得住气。 | 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冥然兀坐 | 冥然: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 作谓语;指静思。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
坐以待亡 | 待:等待。坐着等死。形容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 梁启超《政闻时言·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 |
因循坐误 | 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 作谓语;指误事。 | 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 |
独坐愁城 |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 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 |
坐拥百城 | 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 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坐食山空 | 同“坐吃山空”。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 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 |
坐收其利 | 坐:不动。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善于抓住机会。 | |
席地而坐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便的场面。 | 《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
行思坐忆 |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宋 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
坐井观天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帷幄:军用帐幕;千里: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想张良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高祖,定了天下。”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6回:“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 |
坐而论道 | 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 《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