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锥的成语

有关锥的成语

有关锥的成语共收录31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锥处囊中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以锥餐壶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荀子 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脱颖囊锥 喻才能出众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囊锥露颖 比喻显露才华。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以锥刺地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置锥之地 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亡立锥之地 亡:无;立锥:插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立足的地方。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锥刀之用 指微小的功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
立锥之土 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作主语、宾语;指小地方。曹冏《六代论》:“子弟无尺寸之封,功臣无立锥之土。”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作定语、状语、分句;指非常贫困。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作定语、分句;指非常贫困。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斗而铸锥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囊里盛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贫无立锥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以锥飡壸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锥刀之末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无置锥之地 锥: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立足的地方。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身无立锥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立锥之地 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剥肤锥髓 剥:剥去;肤:皮肤;锥:敲打。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作谓语;指残酷敲诈。宋·司马光《遗留物第二札子》:“我辈剥肤锥髓,以供赋敛,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其心安得?”
无立锥之地 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没有立足的地方。《庄子 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 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贫无置锥 犹言贫无立锥。语本《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作谓语、定语;指十分贫穷。语出《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如锥画沙 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作谓语;用于书法。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作定语、分句;指非常贫困。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贫无立锥之地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作分句;指非常贫困。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作定语、分句;指非常贫困。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锥出囊中 囊:口袋。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终能显露头角。作宾语、定语;指初显才能。明·徐祯卿《谈艺录》:“气本尚壮,亦忌锐逸。思王《野田黄雀行》:‘譬如锥出囊中,大索露矣。’”
锥刀之利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无置锥地 见“无立锥之地”。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立足的地方。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作谓语、定语;指勤奋学习。《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