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恨的成语

有关恨的成语

有关恨的成语共收录64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吞声饮恨 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语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恨穷发极
深仇大恨 极深极大的仇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终天之恨 到死的时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终天:终身。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明 归有光《震川集 请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
衔恨蒙枉 衔:含着;蒙:蒙受。含着怨恨,蒙受冤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汉·孔僖《上书自讼》:“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
恨入骨髓 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遗恨千古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深仇积恨 深:重大,深重;积:积久而成。极深持久的仇恨。作主语、宾语;形容双方矛盾很深。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恨海难填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国恨家仇 恨:怨恨。国家被侵略和家园被破坏之仇恨。作宾语;指共同的仇恨。《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
雨恨云愁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以是为恨 恨:遗憾。把这件事当作遗憾。作谓语;指把这件事当作遗憾。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相逢恨晚 见“相见恨晚”。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彼此投合。宋·吴儆《念奴娇》词:“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睚眦之恨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遗恨终天 谓终身感到悔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佩蘅子《吴江雪》第十六回:“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千仇万恨 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仇恨深。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与君一把无名火,烧尽千愁万恨。”
终天抱恨 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终生抱有遗恨。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法弥补的遗憾。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玦记·自经反魂》:“只怕从前玉玦无凭,真成薄命,也落得个不亏名行,泪盈盈,料此身终天抱恨幽冥。”
相知恨晚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旧恨新愁 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联合式;作宾语;形容不愉快的心情。宋 向滈《如梦令 道人书郡楼》词:“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好行藏独倚。”
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饮恨而终 心怀怨恨而死。作谓语;用于书面语。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今愁古恨 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作主语、宾语;形容感慨极多。唐·白居易《题灵岩寺》诗:“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衔悲茹恨 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作谓语;指记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千愁万恨 千、万:形容多。极言愁苦怨恨之多。作宾语、定语;用于愁恨多。宋 杨万里《行路难》:“依欲与君子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识荆恨晚 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之间。
饮恨吞声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抱恨终天 抱恨:怀着遗憾;终天:终生。怀着极大的遗憾;一直到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法弥补的遗憾。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吾不得以时丧先公,既抱恨于终天,今复弃养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相见恨晚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报雠雪恨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复仇方面。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咬牙恨齿 见“咬牙切齿”。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端仇视或痛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6回:“八戒闻言,咬牙恨齿,忍不住举起钯,把那坟冢,一顿筑倒。”
国仇家恨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作宾语;指共同的仇恨。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新愁旧恨 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恨之切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作谓语;形容痛恨到极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相得恨晚 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作谓语、定语;指彼此投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恨入心髓 恨:怨恨。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作谓语、宾语;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明·沈德符《野获编·西北水田》:“是后中原士夫,深为子孙忧,恨入心髓,牢不可破。”
江山之恨 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作宾语;用于丧国。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慨叹。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饮恨而死 饮:含忍。指含恨而死。作谓语;用于书面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等。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愤恨不平 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心中不服。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此恨绵绵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作主语、谓语;指怨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云愁雨恨 指男女间离别之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悔恨交加 形容非常懊悔。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非常懊悔。
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复仇方面。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切齿痛恨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坏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对仇敌要痛恨,打击要坚决彻底。指坏人心狠手辣。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
雪恨消灾 雪:洗除。洗雪仇恨,消除灾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
旧恨新仇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作主语、宾语;指仇恨深。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含恨九泉 指抱怨而死,在地下还带着怨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8回:“只因去寻吴瑞庵,遂被功名耽延岁月,归来迟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泉。”
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作谓语;指忿恨极大。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刻骨仇恨 永远记在心头的深仇大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仇恨极深。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衔悲蓄恨 衔:含着。心里藏着悲痛和仇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乐府诗集·蔡琰<琴曲歌辞>》:“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
深雠大恨 见“深仇大恨”。
深恶痛恨 深:很,十分;恶:厌恶。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对人或事不满。巴金《谈<春>》:“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
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痛恨到极点。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雨愁烟恨 烟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怅哀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史达祖《隔浦莲·荷花》词:“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恨相见晚 见“恨相知晚”。作谓语;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恨五骂六 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
一失足成千古恨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旧愁新恨 愁:愁苦;恨:遗憾。原有的愁苦;新增的遗憾。形容不愉快的事相继而来。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不愉快的事情。南唐 冯延巳《采桑子》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万恨千愁 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宋 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