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要的成语
有关要的成语
有关要的成语共收录73个
成语 | 意思 | 用法 | 出处 |
---|---|---|---|
讽多要寡 | 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说话等。 | 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 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
有要于时 | 对当时有需要 | 作谓语;指人或事物。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作谓语、定语;指不会影响大局。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
分守要津 | 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要言不繁 | 要:简要;繁:繁杂。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繁琐。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李大爷要言不繁……” |
切要关头 |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 作宾语、定语;指关键时刻。 |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 |
钓名要誉 | 见“钓名沽誉”。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名利。 |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虽不可取于民奢纵害公,亦不必钓名要誉,太俭陋也。” |
瞒天要价 | 指无限度地要高价。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 《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泰州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 |
抓尖要强 | 指争强好胜,爱出风头。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天天打扮的像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片言居要 | 片言:简短的几句话。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要点。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 晋·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
死不要脸 | 指没有害羞的意思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知羞耻。 | 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妈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脸。” |
要好成歉 | 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 作谓语、定语;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
达官要人 | 犹言达官贵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人。 | 宋·惠洪《冷斋夜话·课术有验无验》:“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大奇中……凡为达官要人言皆无验;至为市进凡庸山林之士课,则如目见而言。” |
不得要领 | 要领:要点。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抓不住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
勾元提要 | 提:摘出,提出;提要:摘出纲要。探取精微,摘抉要义。 | 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 |
钩元提要 |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简要不烦 | 简明扼要,不烦琐累赘。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 |
切中要害 |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 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
久要不忘 |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 作谓语、定语;指不忘旧交。 |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穷极要妙 | 形容精妙到极点,多形容音乐。亦作“穷极其妙”、“穷妙极巧”。 | 作谓语、定语;形容美好。 |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孝元皇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吹洞箫,自度声曲,分别节度,穷极要妙。” |
达官贵要 | 犹言达官贵人。 |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人。 | 《金史·世宗纪下》:“达官贵要多行非理,监察院察未尝举劾。” |
捉奸要双,抓贼要赃 | 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作宾语、定语;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刘流《烈火金钢》第26回:“你别着急啊,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慢慢地来,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 |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要价还价 | 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要害之地 | 要害: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亦作“要害之处”。 | 作主语、宾语;指重要的地方。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凡东北一带要害之地,皆其统辖,声势强盛。” |
紧要关头 |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 作宾语、定语;指关键时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
不忘久要 |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 作谓语;用于处世。 |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漫天要价 | 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 作谓语、宾语;指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 《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作宾语、分句;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要言不烦 |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
盘踞要津 | 津:渡口;要津:比喻关键岗位。指占据了显要的位置。 |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先据要路津。” |
要言妙道 |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
举要治繁 | 举:提出;治:治理;繁:芜杂。指写文章时突出主要的,把芜杂的地方加以删除。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
动中窾要 | 动:常常,动不动。中:切中,打中。窾:空处、中空。要:要害。要:引申为要害、关键。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清史稿·世增传》:“文书往复,惟家铭随方应付,动中窾要,历任总督皆倚重之,以县丞擢知府。” |
恰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
要害之处 | 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 作主语、宾语;指重要的地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上》:“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 |
秉要执本 |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作谓语、宾语;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
要宠召祸 | 要:通“邀”,求取。想求取宠信,反招致祸患。 |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明史·刘吉传》:“幸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诏。” |
击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作谓语、宾语;指打中致命的部位。 | 《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至关重要 |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 作谓语、定语;用于加强语气。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
有要没紧 | 一幅要紧不要紧的样子。指不紧张,不着急。 |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5回:“我且有要没紧,慢慢的仔细寻罢了。” |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作宾语、定语;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捉奸见双,拿贼要赃’……无有对证,如何诬赖孤家呢!” |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诎要桡腘 | 弯腰曲膝。 |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诎要桡腘。” |
要死要活 | 形容闹得很凶。 | 作定语、状语;指吵架寻短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婆娘索性抓破脸皮,反要死要活,分毫不让。” |
原始要终 | 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 | 《周易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
要利盗名 | 要:通“邀”。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
举要删芜 |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作宾语;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
不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作谓语、定语;指不影响大局。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要死不活 | 半死不活。 | 作谓语、定语;指半死不活。 | |
钩玄提要 | 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联合式;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唐 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多端寡要 | 端:头绪;要:重要。头绪太多,不得要领。 | 联合式;作定语;指头绪太多,不得要领。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
要而言之 |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偏正式;作分句;同总而言之。 | 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
死要面子活受罪 | 指因爱面子而遭受痛苦。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阿巧姐却是有点如俗语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记三家出张,颇以为苦。” |
至德要道 | 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
窃据要津 |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 作谓语;指占据重要地位。 |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
提要钩玄 | 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 作谓语;指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
要而论之 |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作分句;用于总结文章等。 | 《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
咽喉要地 | 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 | 作宾语、主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面子。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作宾语、定语;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
血债要用血来还 | 血债:未报的杀人仇恨。欠下杀人害命的深仇,必须以死来偿还。 |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曲波《桥隆飙》:“同志们,走!血债要用血来还,欠一分也不成!” |
权豪势要 |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 作宾语、定语;用于权势。 |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只随朝小小的职名,被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紧的又有权豪势要之家,三座衙门,把的水泄不通。” |
沽名要誉 | 犹沽名钓誉。 |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猎取名誉。 | 《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
博而寡要 |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知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
简要清通 |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处事。 |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作宾语、分句;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妙言要道 |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联合式;作宾语;指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