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反义词 |
意思 |
道无拾遗 |
| 同“道不拾遗”。 |
离经畔道 |
循规蹈矩 |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中道而废 |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清跸传道 |
| 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指皇帝出行前呼后拥清道。 |
朝阳鸣凤 |
|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
道尽涂殚 |
前途无量 |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
长安道上 |
|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
三阳开泰 |
|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
道路指目 |
| 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 |
拆白道字 |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
高阳公子 |
| 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轻车熟道 |
| 见“轻车熟路”。 |
道远知骥 |
|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能言善道 |
笨嘴拙舌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道路藉藉 |
| 藉藉:杂乱众多的样子。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
循道不违 |
| 循:依照;违:违背。遵循道德规范而不违背。 |
其道无由 |
| 见“其道亡繇”。 |
渭阳之情 |
| 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指甥舅间的情谊。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中庸之道 |
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
狂悖无道 |
| 狂悖:狂妄背理。狂妄猖獗,蛮不讲理。 |
笼街喝道 |
| 喝道:古时官员出行差役叫行人让道。表示仪仗的威风。 |
诗以道志 |
| 志:志向,意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
阳九之厄 |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鲁阳指日 |
| 同“鲁阳挥戈”。 |
东道主 |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旁门小道 |
| 犹旁门左道。 |
同志合道 |
|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