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反义词 |
意思 |
挂冠求去 |
|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
挂冠而归 |
东山再起 |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随即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
冠袍带履 |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南冠楚囚 |
|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
发上冲冠 |
|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不置褒贬 |
|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木猴而冠 |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气冠三军 |
|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褎然冠首 |
| 褎然:出众的样子。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
挂冠归去 |
东山再起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植发穿冠 |
| 犹植发冲冠。 |
冠绝时辈 |
| 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面如冠玉 |
|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
正冠李下 |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褒衣博带 |
| 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一字褒贬 |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挂冠而去 |
东山再起 | 冠:官帽。指辞去官职。 |
凤冠霞帔 |
鹑衣百结、荆钗布裙 |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
弹冠振衿 |
| 见“弹冠振衣。” |
圆冠方领 |
| 冠:古代的帽子。圆形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 |
黄冠草履 |
| 见“黄冠草服”。 |
冲冠发怒 |
| 见“冲冠怒发”。 |
褒衣缓带 |
| 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冠履倒易 |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衣冠辐辏 |
| 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
冲冠眦裂 |
| 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笔削褒贬 |
|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峨冠博带 |
衣衫褴褛、短褐穿结 |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
衣冠甚伟 |
| 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
濯缨弹冠 |
|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