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张籍的诗 > 湘江曲

湘江曲

[唐代]:张籍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湘江曲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的湘江风平浪静,宽广无际,江上月落时出外的人乘船而去。

送人出外,我还得回去,面对茫茫的白蘋和翻飞的鹧鸪,我惆怅无限。

注释

潮:指波涛。

发:出发。

白蘋:一种植物。

鹧鸪:鸟名,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听之悲切。

湘江曲鉴赏

  这首诗,寓新语于古,写来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诗的首句先点染秋日湘江的景色。秋日湘江,无风无浪,放眼望去,更显得江面开阔。七个字中出现两个“水”字,这是诗词中常见的“同字”手法。前一个“湘水”,点明送行的地点,后一个“秋水”,点明时令正是使离人善感的秋天,笔意轻捷而富变化。联系全诗送别的情境来理解,秋江的无潮正反衬出诗人心潮难平;秋江的开阔正反照出诗人心情愁苦抑郁。次句“湘中月落行人发”,具体交代送行的时间,是玉兔已沉、晨光熹微的黎明时分。第一句着重写空间,第二句着重写时间,而且,次句开始的“湘中”和首句开始的“湘水”,“湘”字重复,不仅加浓了地方色彩的渲染,也增强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

  流利自然,是乐府诗的特色之一,而在句式上用了长短句,是获得流利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首诗的后半首就是这样。“GR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送人发,送人归”,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紧承第二句,前后连用三个“人”字,两个“送”字,两个“发”字,加强了诗的行云流水回旋复沓的旋律,而加上“发”与“归”的渐行渐远的进层描写,就对送别的意绪作了回环往复的充分渲染。如果说,前面两个七字句弹奏的还是平和舒缓的曲调,那么,“送人发,送人归”,则为变奏之声,急管繁弦,就“凄凄不似向前声”了。最后一句是写斯人已去的情景。“白蘋茫茫”是江上所见,回应开篇对秋江的描给,诗人伫立江边遥望征帆远去的伤感情态,见于言外;“鹧鸪飞”是写江边所闻,和茫茫的白蘋动静互映,那鹧鸪的“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仿佛更深微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怅惘。这种以景结情的落句,更给读者以无穷的意味。

  这首诗描述湘江畔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无比惆怅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白而情韵丰富。

张籍简介

唐代·张籍的简介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 张籍的诗(384篇)

张籍优秀诗作展示

答元八遗纱帽2353人关注

[唐代] 张籍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查看详情]

题方睦上人月台观1245人关注

[唐代] 张籍

一身清净无童子,独坐空堂得几年。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影最团圆。► [查看详情]

寺宿斋2631人关注

[唐代] 张籍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查看详情]

病中酬元宗简3927人关注

[唐代] 张籍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查看详情]

赠施肩吾609人关注

[唐代] 张籍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有空名未著身。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查看详情]

逢贾岛3011人关注

[唐代] 张籍

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 [查看详情]

赠王建3170人关注

[唐代] 张籍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查看详情]

题故僧影堂932人关注

[唐代] 张籍

香消云锁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查看详情]

山中酬人3766人关注

[唐代] 张籍

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查看详情]

蛮中4280人关注

[唐代]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查看详情]

玉真观2547人关注

[唐代] 张籍

台殿曾为贵主家,春风吹尽竹窗纱。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查看详情]

重平驿作1125人关注

[唐代] 张籍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日暮未知投宿处,逢人更问向前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