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梅尧臣的诗 > 汝坟贫女

汝坟贫女

[宋代]:梅尧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汝坟贫女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汝水边贫苦人家的女儿,一边走一边哭声音凄凉悲伤。

她说家中上有老父,除了她这女儿再没丁壮。

郡中的官吏下来态度强暴,县官那里敢表示违抗。

催逼严厉不允许片刻担搁,老迈的父亲扶着拐杖上路忙。

临走时再三拜托四邻,希望对弱女多多相帮。

刚才听到同乡人回来,向他们打听父亲下落时心里疑虑不安。

果然在寒冷的雨中,父亲冻死在河边堤上。

我这瘦弱的女子没人依靠,父亲的尸体也无力安葬。

生女儿比不上男子,我虽活着有什么事可以承当?

摸着胸顿足高呼上天,我是活是死真是两难!

注释

(1)汝坟:河南省汝河岸边。《诗经·周南》有《汝坟》诗,以妇女的口吻诉说“王室如毁”,此诗也写妇女的哭诉。此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2)再点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3)道死:死在路上。

(4)壤河:疑即河南省的禳河,流经鲁山县入沙河。

(5)昆阳:故地在今叶县。

(6)行哭:即哭。行,从事,做。

(7)丁:成年的男子。

(8)壮:壮年人。

(9)督:督促。

(10)遣:遣派。

(11)稽留:停留。

(12)龙钟:老年人行动迟缓、衰惫的样子。

(13)去携杖:老人拄着手杖去充乡兵。

(14)依傍:依靠。这两句是说老父临行时,女儿殷勤地恳求四邻一同应征的人予以照顾。

(15)适:刚才。

(16)闾里:乡里。闾里归,指同乡应征回来的人。

(17)疑:迟疑。

(18)强:勉强。是说想打听一下父亲的消息,又怕凶多吉少,所以迟疑不敢问。

(19)弱质:柔弱的身体。贫女自谓。

(20)何所当:活着有什么用?当,抵当。

(21)拊膺:捶胸。膺,即胸。

(22)奈向:犹言活下去呢?还是一死完事呢?奈,犹何。

参考资料:

1、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04:第414页

2、聂石樵选注.宋代诗文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8:第27页

3、李梦生选编.宋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第35页

汝坟贫女创作背景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襄城(今河南中部县治)县令,在汝河流域。当时西夏犯边,朝廷下令征集乡兵。又值夏雨成灾,河水暴涨。作者区区县令,无力改变局面。做此诗与《田家语》同时。《诗经·周南》有《汝坟》篇,为乱世之辞,作者以之为题。

参考资料:

1、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9页

汝坟贫女鉴赏

  诗里通过汝河边上一位贫家女子悲怆控诉,描叙了一个由于征集乡乒,致使贫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反映宋仁宗时期人民在兵役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另一首《田家语》是作于同一年的姊妹篇。

  起笔两句入题:“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这个诗题《汝坟贫女》定得很有意义,《诗经·周南》中,就有一篇《汝坟》诗,“汝坟”,指汝河堤岸边上。那首诗,用一位妇女的口气描写乱世,说丈夫虽然供役在外,但父母离得很近,仍然有个依靠。这一篇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女子的口吻来描叙,但这位妇女的遭遇却更加悲惨。作者从她走着哭着的凄怆声音,引入下文悲酸的诉说。诗从第三句“自言有老父”到末句“生死将奈向”,全是贫女控诉的话语。这段话可分为三小段。第一小段由“自言有老父”,至“幸愿相依傍”八句,诉说老父被迫应征的情况。前四句诉说家中孤苦,没有丁壮,老父年迈无依。郡吏征集弓手,强迫老父应征,县官虽知实情,却不敢违抗。后四句诉说老父被督遣上路,符令紧迫,不许稽留,老人只得拄着拐杖应役。在老父上路之时,贫女殷殷地嘱托同行的乡邻,恳求他们照顾年迈的父亲。按照当时诏书“三丁籍一”的规定,这家本不在征集之内,但是官吏们取媚上司,多方搜集丁口,以致超过兵役年龄的老人,也被搜索入役。《田家语》诗中所写的“搜素稚与艾,唯存跛无目”,与这里所说的情况相同。

  第二小段由“适闻闾里归”至“僵死壤河上”四句,诉说老父出征之后,隔了一段时日,闾里有人从戍所回来。贫女前来问讯,怀疑她父亲还在勉强撑持,但回答的是她父亲已在寒中僵冻而死,露尸在壤河边上。

  第三小段由“弱质无以托”至结尾句“生死将奈向”六句,叙说老父死后,贫女弱质,孤苦无依,老父的尸体运到村里,也无力安葬。只好捶胸痛哭,呼天抢地,悲痛自己是个女儿,不如男子,虽然活在世上,却没有什么用,就连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如何了结。

  全诗语言质朴,字字悲辛,纯用自诉口气,真挚感人。诗里写的,仅仅是在兵役中被折磨而死的一个实例,但这个事例,是成千成百事例中的一个,很有代表性。它道出了当年兵役过滥,使人民遭受苦难的悲惨实况。诗的小序说:“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可见当时无辜的人民,未遭外患,先受内殃,所造成的社会悲剧是十分惨痛的。

梅尧臣简介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850篇)

梅尧臣优秀诗作展示

鲁山山行1384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查看详情]

陶者1540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查看详情]

苏幕遮·草2364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查看详情]

东溪4871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查看详情]

考试毕登铨楼2222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查看详情]

金山寺2638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查看详情]

汝坟贫女3073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查看详情]

春寒3203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查看详情]

石兰1143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查看详情]

悼亡三首1557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 [查看详情]

逢牧3418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国马一何多,来牧郊甸初。大群几百杂,小群数十驱。或聚如斗蚁,或散如惊乌。或践麦无根,或啮树无肤。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欲酒与之饮,欲食与之餔。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茫茫非其土,谁念有官租。► [查看详情]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789人关注

[宋代]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