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雍陶的诗 > 题情尽桥

题情尽桥

[唐代]: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情尽桥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注释

从来:向来。

尽:完。

何:什么。

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离恨:离愁别恨。

题情尽桥创作背景

  854年,雍陶出任简州刺史。简州城外,有一座情尽桥,是人们送迎客人的地方。在一个春天,雍陶送客来到情尽桥不解其名,询问后他结合自己送别的感受和历来折柳送别的风俗,建议改为折柳桥。并写了这首诗送给朋友,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留恋不舍之情。

参考资料:

1、张学文.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北京:长征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

题情尽桥鉴赏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雍陶简介

唐代·雍陶的简介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 雍陶的诗(122篇)

雍陶优秀诗作展示

夜闻方响3407人关注

[唐代] 雍陶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查看详情]

初醒3571人关注

[唐代] 雍陶

心中得胜暂抛愁,醉卧京风拂簟秋。半夜觉来新酒醒,一条斜月到床头。► [查看详情]

题友人所居(即故元少尹宅)4742人关注

[唐代] 雍陶

亚尹故居经几主,只因君住有诗情。夜吟邻叟闻惆怅,七八年来无此声。► [查看详情]

路逢有似亡友者,恻然赋此1710人关注

[唐代] 雍陶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查看详情]

蔚州晏内遇新雪1292人关注

[唐代] 雍陶

胡卢河畔逢秋雪,疑是风飘白鹤毛。坐客停杯看未定,将军已湿褐花袍。► [查看详情]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别巂州一时恸哭云日为之变色3835人关注

[唐代] 雍陶

越巂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便为蛮。冤声一恸悲风起,云暗青天日下山。► [查看详情]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1823人关注

[唐代] 雍陶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查看详情]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初出成都闻哭声3414人关注

[唐代] 雍陶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查看详情]

过旧宅看花1738人关注

[唐代] 雍陶

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 [查看详情]

宿石门山居114人关注

[唐代] 雍陶

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 [查看详情]

洛中感事4606人关注

[唐代] 雍陶

洛城今古足繁华,最恨乔家似石家。行到窈娘身没处,水边愁见亚枝花。► [查看详情]

寄襄阳章孝标893人关注

[唐代] 雍陶

青油幕下白云边,日日空山夜夜泉。闻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