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樵夫 > 鉴赏

《樵夫》鉴赏及赏析

原文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赏析

  这首绝句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一天的生活,以“又作全家明日谋”暗逗,说明樵夫天天如此,带有典型性。这样细微的构思,是宋人绝句的长处,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

  诗人写樵夫的生活,究竟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写的呢?这点可以根据对诗的不同的理解来推敲解释。如果着眼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则可如此解说:诗人认为樵夫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辛辛苦苦地打了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再进一步扩大思维,如果樵夫病了,或者刮,他的“明日谋”岂不是要落空,家中便要挨饿了。因此,诗人表现的是对樵夫辛勤劳累仍不能保证温饱寄予同情,“颇优游”三字是有意调侃,发泄心中的不平。如果着眼于“盘缠一日颇优游”一句来推论,结果便完全不同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隐居山中、水边的自食其力逍遥容与的樵夫、渔翁一直抱赞赏企羡的态度,认为他们远离扰乱红尘,友麋鹿,伴烟霞,是最令人赏心适意的生活。《西游记》第九回开场时,有一大段渔樵问答,对各自的逍遥自在,大肆夸耀,就很能说明问题。萧德藻正是从此出发,说樵夫隐居深山,远离人间是非;他每天打了柴,行歌古渡,易米市菜,只要够了当天的用费,便不再烦心。回到家中,面对青山绿水,悠闲地磨着斧子。这样的生活,大有“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般无忧无虑的心态,也是历来文人始终向往而难以拥有的生活境界。因此,诗人写深山樵夫,正是对他毫无争竞、自得其乐的生活作出歌颂。“诗无达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只要不离题太远,或带着偏见去钻牛角尖。

萧德藻简介

唐代·萧德藻的简介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 〕

萧德藻优秀诗作展示

樵夫4869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查看详情]

古梅二首3226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查看详情]

古梅478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查看详情]

古梅4608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绝壁备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 [查看详情]

次韵傅惟肖4105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查看详情]

立春307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半夜新春入管城,平明铜雀绿苔生。浮澌把断东风路,诉与青州借援兵。► [查看详情]

吕公洞4126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石故依然。城南老树朽为土,檐外稚松青拂天。枕上功名祗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刀圭乞与起衰病,稽首秋空一剑仙。► [查看详情]

登岳阳楼2247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查看详情]

登岳阳楼3386人关注

[宋代] 萧德藻

荒村三月不肉味,并与瓜茄倚阁休。造物於人相补报,问天赊得一山秋。► [查看详情]